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乞丐變人上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這種造艦思路還將會繼續延續到下一代戰列艦……只不過二級主炮將會採用技術更先進,同時口徑也更大的兩百五十毫米的速射主炮!
同時海軍方面,也將會把地中海艦隊的基地總部遷移到北非省的亞歷山大港,並把紅海以及北非地區的地方區域艦隊也納入管理。
這意味著,該級艦將會採用統一主炮。
在東亞本土,跟你比的都是楚國人,而且都是比你牛逼的楚國人。
在無線電報技術獲得突破,研發出來了超遠距離的無線電報系統之後,第一時間進行部署的地區也是美洲地區。
動力上則是一如既往的傳統保守,採用蒸汽機,動力機組不過一萬六千五百匹馬力,最大航速只有區區十八節。
總之世界那麼大……全都是楚國人的地方,你愛去哪去哪……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代的二等戰列艦上,海軍方面決定採用兩百五十毫米速射炮作為其主炮,同時也打算放大二等戰列艦的噸位和成本限制,以裝備更多的兩百五十毫米的速射炮主炮,預計裝備四座雙聯裝,一共八門主炮。
所以,蘇伊士運河的開通,有利於的不僅僅是亞洲和歐洲之間的航運成本降低,用時縮短,同樣也有利於東亞和美洲東海岸之間的聯絡。
而這種航運成本的降低以及耗時降低,對於大楚帝國的維持在歐洲以及美洲地區的統治穩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是如此。
所以,大楚帝國當年才會下決心挖掘蘇伊士雲惡化,為此不惜投資四千多萬楚元,而在運河正式開通之後,鑑於運河的重要性,大楚帝國軍務院也是做出了決定,在運河區裡常年駐紮大規模的正規軍,並在當地建設大規模的海軍基地,陸軍基地等,甚至都還在當地部署了飛艇部隊,用於監控周邊地區。
比如大楚帝國的有限電報網路,在技術都還不算成熟的時候,就透過巨大的代價走白令海峽的方式,強行把電報線鋪設到了美洲,做到了美洲和東亞本土之間的無線電報通訊。
以北美號戰列艦為例子,滿載排水量兩萬一千噸,吃水八點四米,搭配兩座雙聯裝的三百毫米四十五倍口徑主炮,另外搭配了六座雙聯裝兩百毫米四十五倍口徑主炮,又搭配了八座單裝的一百五十毫米速射副炮還有一堆的七十五毫米,四十毫米速射副炮。
而南美巡撫官方,也是寄望趁著這一次機會發展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哪怕只是一些組裝配套產業……偌大一個南美省,總不能一直靠著種田和賣硝石過日子吧,雖然這小日子過的也挺好的,錢是真不少……但是總感覺缺了點啥。
統一火控這東西,大楚帝國海軍也就最近兩年才開始琢磨,畢竟之前誰也沒想過需要搞這玩意啊,只是後來有人說要搞統一主炮才有人開始琢磨這玩意。
如此一來,未來這個北非省的運河地區以及附近的開羅地區,將會成為大楚帝國在地中海周邊地區裡,繼加的斯之後的第二個重要軍事基地。
這種模式,不敢說讓你大富大貴,但是絕對能夠讓你一躍成為租界地區裡的中高收入群體,可以請上三五個年輕貌美的土著侍女,同時給你暖床的那種!
不過即便如此也非常漫長!
但是,如果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前往北美東海岸的船隻就能夠從印度洋直接進入地中海,然後再進入大西洋直奔北美洲東海岸的紐約……整個航程會縮短到兩萬三四千公里左右。
因此在北美級戰列艦之後,下一代的新式戰列艦還在圖紙設計階段……海軍方面打算等北美級戰列艦的二號艦建成服役之後,再接著動工下一代新式戰列艦。
這是海軍內部分堅持搞統一主炮口徑的人的堅持,再加上二百五十毫米的速射艦炮的確很香……速射不比兩百毫米的主炮差多少,但是威力更強……當然也更貴。
總之,只要你捨得離開東亞這個繁華世界,能忍受海外地區落後的教育,醫療等情況,那麼海外地區就是一片藍海!
甚至你要是膽子大一些,或者說願意忍受更落後的社會基礎情況,願意接受那些土著的話,還可以跑去一些行政領地,只要你去了……分分鐘就是人上人!
不是心理上的人上人,而是實打實的人上人。
所以才會出現裝備八門統一主炮的新一代二等戰列艦:北非級戰列艦。
這玩意,其實就是典型的重火力輕防護的傢伙!
但是,這玩意實際上徒有其表……首先動力上使用的還是傳統的往復式蒸汽機……至於蒸汽輪機那玩意不是沒有,但是現階段裡的艦載蒸汽輪機只有那些不計成本追求航速的超大型豪華遊輪才會去用。
北美的伯塔城,因為豐富的農業、礦產自然資源,再加上五大湖的便捷船運以及鐵路交通,已經讓這個地方成為了美洲,乃至除了東亞本土地區外的第一大工業城市。
裝甲防護上比較薄弱,側舷裝甲不過兩百毫米而已,主炮塔和指揮塔也只有兩百二十五毫米。
北美汽車公司的研發中心在東亞本土的松江,而公司總部則是設立在北美省的省城以及美洲金融以及工業中心的金山城,第一生產基地則是設立在東美省的工業重地伯塔城,而第二生產基地則是設立在西美省省城的密河城。
為什麼不習慣?
而隨著北美三省地區的人口越來越多,也逐漸培育出來了宋氏服飾公司這樣首屈一指的大型紡織企業,北美汽車公司這樣奔著第五大汽車公司去的大型企業……此外還有一大堆其他各種亂七八糟的企業。
比如要搞統一火控的話,需要用到一種東西,那就是機械計算機……聽這名字就知道這東西不簡單。
尤其是一些從東亞本土調過來任職的高階官員,看著南美那原始生態的地方總感覺不對勁,渾身不舒服……甚至連這地方的空氣聞著都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