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乞丐變人上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蘇伊士運河的順利開通,這對於大楚帝國而言是一件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事情。
透過這條運河,不但能夠更方便的溝通亞洲和歐洲之間的海上聯絡,同樣也能夠縮短東亞本土前往北美洲東海岸的距離。
目前的美洲地區,已經成為了楚國人的第二個重要家園,每年都有數百萬級的民眾透過各種渠道移民前往美洲地區,這讓美洲地區的人口也在迅速增加當中。
從整個美洲地區的人口,已經從四十年代的三千多萬人口迅速增加到了接近五千萬人……這些人口增量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新移民。
畢竟大楚帝國裡的七億多人口,幾乎絕大部分,準確的說是七億人以上都集中生活居住在小小的一片東亞地區裡,其他地方的人口其實都挺少的,加起來也就幾千萬而已。
小小的東亞本土地區彙集瞭如此龐大的人口,雖然說這裡有著發達的工商業體系,機會眾多,但是相對於的壓力也挺大的……人口分流之下總會有混得不如意的人,而且混得不如意的人還不少。
畢竟成功者是極少數……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或者掙扎後依舊失敗的。
對於擁有十三米通航水深的蘇伊士運河而言,通航這種級別的戰列艦小菜一碟!
而北美級戰列艦,已經是大楚帝國裡最大,也是最先進的戰列艦了,如果想要更大的戰列艦,估計還得再等好多年。
北美汽車公司需要付出的很簡單,那就是在當地里約建設一座汽車工廠,即第三生產基地,為當地帶去就業和稅收。
再加上這地方也將會繼加的斯之後,建設第二個歐洲地區的機動飛艇基地,未來飛機服役後大機率也會部署在這裡。
不僅僅民用船隻,海軍的多艘戰艦也在後續一個月裡,透過蘇伊士運河進行調防,同時訓練,積累通航蘇伊士運河的經驗。
因為這地方的空氣太清甜,空氣裡沒有那股令人沉醉的煤焦味!
這代表著什麼?
落後!
而通航大噸位的船隻能力也非常強悍,在前半個月的通航裡,隸屬於江南航運公司的大型豪華遊輪東方號就透過了蘇伊士運河……而該艘遊輪可是一艘滿載達到兩萬三千噸的豪華遊輪。
第一天通航雖然只放行了八艘,那是出於安全考慮,並不是運河的通航能力就這麼點……更不是沒有船隻來。
畢竟日子過得好不好……這玩意要看跟誰比。
而正在規劃當中的第三生產基地,則是準備建在南美的里約城……為啥?南美巡撫官府也在經過一系列談判後,加入扶持北美汽車公司的序列,並承諾未來南美省地區的所有公務用車都將會採購北美汽車公司的產品,同時提供在里約城建設第三生產基地的免息貸款……
而隨著美洲地區的人口持續增加,經濟規模也持續增長,也逐漸在南洋以及中亞之後,成為了帝國除了東亞本土外最重要的區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楚國人的第二家園。
但是後來考慮到續航能力,生活居住空間以及充當指揮艦艇需要額外的空間等諸多因素,同時速射炮技術逐步完善後,海軍傾向於安裝更多的中大口徑的速射炮……所以最後噸位逐漸增大,變成了滿載兩萬一千噸的大傢伙!
江南武器公司旗下的松江火炮工廠,透過多年研發,已經把兩百毫米速射炮的技術順利移植到了兩百五十毫米口徑的火炮上,進而實現了兩百五十毫米口徑艦炮的速射化,使其射速達到了驚人的每分鐘兩發……
此外還有其他各種原因移民的,而各種因素加起來,也導致了每年移民海外的人是非常龐大的,尤其是移民北美的人更多。
而大宗貨物運輸的話,則是走海運為主……從東亞本土出發,然後穿越馬六甲海峽,橫跨印度洋後,繞道南非好望角,再進入大西洋,最後抵達美洲東海岸地區,比如紐約。
只要你離開了東亞本土這片地方,到了海外任何一個地方其他的不敢說,但是生存壓力瞬間就能變小,而且只要你願意,分分鐘就能變成一個小地主……楚國移民去絕大部分海外地方,包括中亞,美洲這些核心直轄領地,絕大部分情況下都能獲得純免費的土地,而且基本都是幾百畝起步,只要你樂意也能耕種,額外再用等額農業稅的租金價格,再租給你幾千畝甚至上萬畝土地也不是不可以的。
在後世,興許這是嚴重的環境汙染,但是在當代的大楚帝國帝國,空氣裡煤焦味意味著工業,意味著就業,意味著稅收,意味著未來,更意味著政績!
不願意接受普通工作的話,你還可以幹其他的,比如說你可以外頭的東倫敦的漢語培訓機構,乃至自己當老闆當漢語老師……靠著你熟練的漢語教授土著們學習漢語口語,依舊能賺不少!
如此一來,東亞本土和美洲地區之間的溝通聯絡就變成非常重要了。
以目前運河的通航能力來看,哪怕是目前帝國裡最先進的北美級戰列艦也能輕鬆透過。
嗯,金陵城例外!
北美汽車公司依託南北美洲市場的快速擴張,其旗下的皮卡車型每年產銷量已經達到好幾萬輛,這些都離不開美洲地區的人口快速增長,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增長。
海軍表示我的管子足夠粗,防護夠強就行,至於航速那東西不重要……然後轉身就吐槽為什麼蒸汽輪機還辣麼貴!
此外最重要的是,新設計的二等戰列艦北非級戰列艦,這玩意可沒什麼統一火控……實際作戰的時候是各炮組各自為戰,不存在什麼齊射的。
這玩意從外觀來看,其實和後世原時空裡的所謂無畏戰艦沒啥太大區別,都是統一主炮,艦炮甚至都還是採用揹負式炮塔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