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工業用煤氣機(第3/3頁)
章節報錯
唐山機械公司的電子打火結構。
這三家企業因為專利問題,又被迫進行了相互的專利授權……最終這三家企業都具備了基本的內燃機制造能力,至少不會為專利而限制。
而除了這三家企業外,其他公司幾乎都不可能從這三家公司裡獲得內燃機的相關專利,也意味著他們不可能在繞過內燃機的諸多專利之前,進軍內燃機領域。
因此工業部門選擇這三家企業作為內燃機重點扶持企業,也是沒辦法的……因為除了這三家外,他們也沒其他的可扶持物件了。
專利限制,這是個硬傷。
而這也讓半死不活的遼東河口機械公司獲得了大量的政策以及資金扶持,其中光是申報的一項工業用煤氣機研發專案,就獲得了二十萬楚元的研發經費扶持,又獲得了財務銀行的一大筆低息貸款。
但是,上頭給了這麼大力度的扶持是要看到成績的。
河口機械公司也沒敢怠慢,迅速重新組建了內燃機專案組,而經過技術論證以及市場調研後,他們放棄了早期把煤氣機應用到機動裝置,也就是拖拉機上的計劃,而是走工業動力的路子。
儘管當代的工業動力有各種各樣的蒸汽機,同時電氣時代的出現後也出現了電動機的路子。
但是工業界對煤氣機依舊有著極大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在一些煤炭產區以及附近有大型煤氣工廠的地區裡,煤氣供應方便,便宜,這會導致煤氣機的使用成本比較低……至少比電動機便宜多了。
這年頭的電氣裝置可都是天價……不是財大氣粗的高附加值產業根本用不起電動機的。
但是蒸汽機也有著諸多的缺陷,不可能適合所有行業。
因此部分行業裡裡對工業用煤氣機是有著硬性需求的。
這有了市場需求,同時河口機械公司的煤氣機技術儲備還是非常深厚的,因此改變了研發路子之後,還真就把工業用煤氣機給搞了出來。
聽聞河口機械公司弄出來了工業用煤氣機後,工業部方面反應迅速,沒多久就派了一個副司長下來視察,確認了成果屬實後。
這一次工業部大佬來東北地區視察官辦企業發展的時候,河口機械公司的工業用煤氣機專案自然也就上了視察範圍之內。
一群河口機械公司的管理人員等待了許久,終於在午後時分等到了工業部右侍郎沈大人一行人。
工業部右侍郎出行視察,規格自然非常高,光是隨行的馬車就有二十多輛,另外還有巡警開道,遼東省巡撫衙門也有布政使親自陪同,此外東北機械總公司的正三品總督辦也親自陪同。
工業部右侍郎沈旭飛下了馬車後,面帶和善的笑容和河口機械公司一行人打了個招呼,簡單說了幾句話後,就在眾人的陪同下前往參觀河口機械公司的實驗大樓……而且根據行程安排,也只看這個試驗大樓裡的工業用煤氣機專案。
至於其他的並不會去檢視……畢竟是從二品大員,時間寶貴的很,哪有多餘的時間去看什麼車間還有辦公樓,搞什麼亂七八糟的報告啊。
光是今天這一天,沈旭飛就要在河口視察六家官辦企業,然後還要在當地舉行一場會談,等到明天就要啟程前往瀋陽繼續視察了。
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沈旭飛的視察之旅也比較倉促,掠過了河口機械公司準備的諸多視察專案,直接跑到了煤氣機專案組裡。
在這裡,他終於看到了大楚帝國裡的第一臺可以實用化的工業用煤氣機!
河口機械公司的總工程師介紹著這臺煤氣機,採用單缸四衝程設計,最大轉速可以達到每分鐘兩百六十轉,單機馬力可以達到十五馬力,而最關鍵的是熱效率值非常高,可以達到百分之十六。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臺煤氣機並沒有使用之前他們苦心專心的電子點火模式。
因為當代大楚帝國的電氣化技術還不到家,電子點火太難搞了,所以他們退而求次採用其他的點火模式,一開始使用了敞開式火焰點火,但是發現這玩意不太行,又搞了熱管點火。
這個熱管點火原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用在氣缸里加入一個一端密封、外突的鐵管,然後用火焰對外部的密封鐵管進行加熱;於此同時煤氣和空氣混合氣體注入氣缸的時候,部分混合氣體接觸到一端密封,又被加熱後的鐵管,因為鐵管的高溫而發生爆燃,最後推動活塞進行往復運動。
這種點火結構,自然遠不如電子點火好,但是也比敞開式點火強得多,不過自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對加工工藝要求好,點火可靠性一般般。
但是這已經是河口機械公司在電子點火無法實際應用,只能停留在實驗室狀態下的所找到的最佳方式了。
不用這種點火方式的話,那麼他們就只能使用老掉牙的敞開點火模式了,那玩意更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