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機械公司把熱管點火搞出來後,迅速進行專利註冊……這玩意目前是他們的獨家專利。

依靠這一技術,他們搞出來的煤氣機在壓縮比以及熱效率值上都要超過唐山機械公司和遼東機械公司的煤氣機。

這三家公司的早期煤氣機,其實都是使用敞開式煤氣機,壓縮比受限,單機功率也小,實際應用價值有限。

後來唐山機械公司搞出來了電子點火……後面兩家公司也迅速跟進,最終透過專利互換引入了這一專利,煤氣機研發的後續幾年裡,其實三家公司都在死磕電子點火。

但是這玩意技術難度太高,直到目前依舊無法走出實驗室,最終導致三大農業公司的煤氣機專案不約而同的死在了實驗室裡。

而隨著去年展開的內燃機扶持計劃,三大農機公司又展開了內燃機研發,並且都選擇了煤氣機作為繼續研究。

考慮到上頭要看到實際效果,所以三家公司也不得不暫時放棄太過先進,短時間內無法實用化的電子點火模式,遼東和唐山機械公司都只能採用敞開式點火模式。

之前沈旭飛前往唐山機械公司視察的時候,已經看過了他們的煤氣機樣機……壓縮比很低,只有兩點六多點,轉速也低,單機功率也低……這玩意說實話整體技術水平都還停留在四十年左右,更主要的是,唐山機械公司的煤氣機專案,依舊是作為拖拉機等移動式平臺的動力使用的,採用的還是立式設計,有受到體積和重量限制,安全效能非常堪憂!

尤其是那個儲氣罐……沈旭飛視察的時候,唐山機械公司的人都沒敢讓他上前近距離視察樣機點火運動,生怕下一秒就來個爆炸、

換句話說,過去五六年裡,唐山機械公司在煤氣機專案上,並沒有獲得什麼實際性的進展……整體技術水平,基本和河口機械公司三十年代末期差不多,當個樣品看看還行,但是不具備大規模實際應用價值。

不過河口機械公司這邊的煤氣機,卻是給了沈旭飛一個驚喜。

他們家的煤氣機,點火方式更加先進,效率更高,單機功率也更高。最重要的是更換了點火方式,同時因為設計用途是工業使用,對體積和重量要求不高,因此可以有更多的體積和重量用來做安全設計餘量,確保使用安全問題。

同時也不需要什麼高壓儲氣罐,直接連線煤氣管道就行了。

這些都證明了,河口機械公司他們的這東西並不是純粹的實驗室產物,而是為量產而設計研發製造的樣品……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考察了市場後,針對市場需求設計研發出來的工業用煤氣機。

也就是說,這玩意是具備大規模量產並進行產業應用的可能性的……當然要想做到量產並投入市場,還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沈旭飛對此非常高興,當場就指示了河口機械公司要繼續努力,加把勁,爭取早日完善這種工業煤氣機,為帝國的工業發展助一份力。

對此,沈旭飛的確是有理由高興的……儘管他本人對這個什麼內燃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喜好,甚至也不怎麼看好這玩意的未來應用前景……他本人對電動機更加看好,在他看來,電氣化才是未來,以後的工廠就該用電動機作為動力!

甚至海軍的戰艦,普通的輪船,也可以弄個發電站上去,再裝上一個電動機作為動力。

火車也可以弄個電動機上去,沿途架設電線提供動力。

未來甚至都還可以把馬車變成電動馬車,弄個蓄電池再加上個電動機,那可就是電動馬車了嗎。

電動化的技術路線簡單,明確,前景一眼都能看得到……

電動戰艦、電動車、電力火車這些東西基本都是原時空十九世紀的產物,第一艘電力驅動的水面船隻是1886年,1888年第一艘電力驅動的潛艇出現。

然後一直到二戰都有大量的電力驅動的戰艦,尤其是在美國這個基礎工業不咋地的後進國家裡,因為機械製造能力不太行,所以大量建造了電力驅動的戰艦,比如列剋星敦號航母,這玩意就是電驅的。

電力火車……或者說電力軌道公共交通車輛,這麼說興許有點陌生,但是你看老電影的話,肯定看到過諸多街頭上的電車,那玩意就是電力驅動的,你把它搞成長途的,那就是電動火車了……這東西在十九世紀末期裡滿大街都是。

而電動車則是要更早一些,第一輛有據可查的電動車,嗯,或者說新能源車在1881年就出現了,比內燃機汽車還早……

電力驅動的相關技術和應用,可是非常早的,後世二十一世紀常說新能源,真要嚴格來說,電動車應該是舊能源,內燃機才是新能源……

內燃機的歷史可比電動機還晚。

沈旭飛也算是瞭解國內基礎工業發展的,在他看來,電力驅動已經到了可以大規模應用的前期,後續只需要投入相應的資源,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那麼就能夠促使電力驅動大規模發展應用的。

而內燃機呢,這玩意裡的汽油機和柴油機現在連個毛都還沒有……煤氣機的話雖然出現了但是效能還太差,也就河口機械公司裡的工業用煤氣機勉強可用。

這內燃機的前景可能是有的,但是現在就進行扶持推廣太早了……

不過這都是他的私人看法,他的這些私人看法並不妨礙他在公開場合裡多番表態支援內燃機的發展。

理由很簡單,內燃機是陛下看重,並親自安排下來的重點研發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