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州這邊也體現了大楚帝國在海外殖民地,採取因地制宜統治方式的策略。

比如准許經過登記註冊的殖民地開發企業,如礦產企業,農業公司等,可以和當地土著國家、部落、企業等機構達成勞務派遣方便的合作協議。

並充分尊重土著合作方的自主性。

這一條很有意思,那就是充分尊重土著合作方的自主性……換句話說,黃金州行政衙門不管你這些的勞動力怎麼來的,怎麼用的,你們土著自己管自己,我們楚國人只給錢,其他的不管。

這就是大楚帝國在部分時期,部分地區裡採取的土著勞務派遣制度,這主要是為了規避大楚帝國的禁奴法律政策以及大楚帝國法律裡很操蛋的屬人原則……

楚國人哪怕是在土著控制區裡玩奴隸制,那也是犯法的……

而黃金州當地官府之所以搞出來這一法規,也是和當地的土著情況有所關係……他們竟然迫切的希望楚國人購買奴隸,當楚國人表示不購買奴隸之後,當地的幾個土著部落竟然還搞叛亂。

讓楚國人看了都表示真他娘活見久了!

大楚帝國接管了這些西非殖民據點後,在過去的多年裡並沒有進行什麼太大的動作,主要是採取比較傳統的殖民為主,除了少數幾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核心港口城市被授予了直轄領地的法律地位外,其他佔領的沿海地帶基本都採取行政領地模式,建立了一個個行政殖民地。

但是大楚帝國在這些殖民地裡和之前那些歐洲人玩的不一樣……主要是搞普通貿易,推動種植園為主。

雖然也是搞種植園,但是大楚帝國卻是不玩什麼奴隸貿易,不會把非洲的奴隸運往非洲,沒那必要……美洲,不管是北美洲還是南美洲,都已經被大楚帝國確定為直轄領地,楚國人的生存空間,容不得任何一個異族人踏足,更別說大規模的組織運輸異族人到美洲了。

奴隸也不行!

美洲雖大,但是卻沒有異族人的生存空間!

所以,楚國人是不會把任何土著運往美洲的,如此自然也就不存在西方大航海時期裡盛行的奴隸貿易。

然後就出現了一個讓很多楚國人預料不到,甚至感到詫異的情況。

當非洲的那些土著部落們,得知楚國人不收購奴隸後,竟然一個個表示非常不滿,哭著喊著,甚至威脅著楚國人收購他們手裡的奴隸!

這也和非洲地區盛行數百年的奴隸貿易所形成利益鏈條有極大的關係。

要知道過去運往非洲的諸多奴隸,絕大部分其實並不是歐洲人親自前往非洲內陸抓的,白人還沒那本事……

絕大部分奴隸都是當地土著部落之間因為戰爭或其他因素而產生的,那些部落們打了仗,掠奪了奴隸之後,就會把奴隸販賣給歐洲的奴隸販子,奴隸販子再運到美洲出售給當地的歐洲種植園,進而獲利。

這個過程裡,非洲當地部落也是重要的參與者,他們透過出售奴隸來獲得資金,然後購買歐洲人的各種商品,進而形成一整個利益鏈條。

很多時候他們為了更多的獲得奴隸,還會主動發起戰爭呢。

當然了,歐洲人也不是什麼好鳥,為了獲得更多的奴隸,他們會鼓動那些部落發起戰爭抓獲奴隸。

然而當楚國人到來之後,奴隸貿易就被迫斷絕了……這就讓那些抓了大量奴隸準備出售的當地部落很不滿了。

為此還搞出來了好幾次的叛亂。

到最後,為了平息這種混亂局勢,同時也因為推動當地的黃金開採以及種植園開發,讓黃金礦產企業以及農業企業有充足的勞動力。

黃金州官府就在當地施行了勞務派遣制度。

如此,那些部落們抓到奴隸後,就可以以部落為名義組建土著官方勞務派遣公司,以這個勞務公司和楚國企業簽訂勞務派遣合作協議,最後把勞動力派遣到楚國人開辦的礦場,種植園裡進行工作。

透過勞務派遣制度,實現了廣大非洲地區裡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良好局面。

不過這種勞務派遣制度,目前只侷限於行政領地以及非控制區裡,在大楚帝國直轄領地裡是不準搞的。

在直轄領地裡,如果要動用大量的勞動力,一般會和軍方進行合作,讓軍方把戰俘拉過去幹活。

楚軍在全球到處打仗,這個過程裡產生的戰俘過了去,而楚軍也不可能把戰俘直接放了,也不會直接玩什麼屠殺,更不可能免費養著他們,所以會把戰俘拉到直轄領地的工地上幹幾年,讓他們自己賺自己的飯錢,然後再根據情況,過上幾年釋放戰俘讓他們回家。

如今的黃金州總督,就是忙著這些事,開發黃金,推動種植園建設,搞勞務派遣,還準備著和軍方那邊商量準備向北推進,拿下北部的黃金礦產。

儘管黃金海岸這邊的黃金產量其實不是很多,遠不如大楚帝國重點開發的馬普托府茨瓦內金礦,但是黃金資源也不算少,值得開發。

反正目前大楚帝國對黃金是多多益善,哪怕是每年開採出來大幾百噸黃金,但是因為金本位制度的緣故,以至於帝國黃金的需求量依舊非常大。

所以大楚帝國對一切黃金產地都有濃厚的興趣。

黃金海岸也不例外!

黃金州總督府那邊對陳敬雲等人的事採取了保守的旁觀態度,這讓陳敬雲等人也是大大鬆了口氣,然後就開始磨拳搽掌,準備對周邊的土著勢力發起進攻,以擴充地盤,增加勞動力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