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奇葩的帝國(第2/3頁)
章節報錯
還是那句話的……但凡停工一天那都是巨大的損失。
相對於裝置故障造成的停工損失,養著技術骨幹花費的工資,採購大量備用的零部件的花費,那其實都是小錢了……
在這方面,王立清一向來分的都是清清楚楚。
該花的錢,比如維持發展技術力量,養技術骨幹,購置裝置這些,王立清一向來都很捨得花錢。
但是不該花的錢……比如工廠裡近千號普通工人的薪水……王立清一毛都不會多給。
安華紡織公司最近半年持續爆火,王立清賺錢賺得手軟,技術部門的人也多賺了不少,比如孫旭這樣的人,月薪都從十塊一路漲到五十了。
然而他們工廠裡的普通工人,基礎薪資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漲幅……甚至因為工廠最近半年太忙,王立清寧願多招幾百個工人進行輪班生產,也不願意讓老工人們加班。
伱以為王立清是愛惜工人……那你可就錯了……
原因很簡單,加班費太貴,王立清捨不得給老工人加班費,所以他寧願多招人幹活,也不願意讓老工人加班太多。
而且他還發現,工人加班時間太長的話,比如干十四個小時,會讓工人們在工作時間裡生產效率降低……
加班費貴,加班生產效率低下的情況下,最終促使王立清寧願多招募工人,也不願意讓老工人加班的情況。
甚至到外頭去,王立清還能自我吹噓,我是一個良心企業家,高度重視員工的身體健康云云……
這既然沒什麼加班,基礎薪資也不會給你漲……這也就導致了安華紡織公司看似紅紅火火,王立清日進斗金,王科長和孫旭這些技術骨幹以及高層的行政管理人員也加薪升職。
然而那些普通工人們還是老樣子,賺的還是那點錢,一個月不過三四塊薪水而已。
安華紡織公司的發展,並沒有給工人群體帶來實際上的好處……
人家企業發展壯大了,老闆賺大錢了,高層管理和技術骨幹拿高薪拿期權分紅,但是和你一個底層臭打工的有什麼關係?
哦,老闆說企業發展了,普通員工也有更多發展機會了,能夠升職加薪了……這種話聽聽就算了,普通員工有個毛線的發展機會,不過是安穩那份工資養家餬口而已。
而那些有能力的員工當然能夠升職加薪,但是他們的升職加薪和企業本身的發展其實沒啥太關係。
哪怕原先工作的企業倒閉了,真正有能力的人換一家公司照樣拿高薪……說不準還能順便升職加薪呢。
安華紡織公司作為一家典型的商業組織,也處於差不多類似的情況。
公司高層和技術骨幹,這些有能力的真正人才受到了高度重視……吃到了公司發展壯大的紅利。
而普通工人,原先是什麼樣的,現在還是什麼樣的……連個加班費都賺不到手,因為老闆王立清覺得加班費太貴,不划算,還不如多請幾百人進行輪班。
而對於整個社會而言……王立清這樣的做法卻是有一定可取之處,甚至是受到很多地方官府歡迎的!
為什麼?
因為這樣的企業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同樣的工作量,一個員工加班加點幹完了,基礎工資和加班費一起能夠讓這個工人賺十塊錢……個人收入是高了,但是就業崗位就這一個。
而王立清的做法是,同樣的工作量,我請兩個人來幹,只給基礎工資,最終一算,尼瑪只需要給七八塊的人力成本,這節省了人力成本不說,而且兩個人幹怎麼都比一個人乾的快,所以生產速度還提升了,總產量也提升了。
最終,這還創造了兩個就業崗位!
一個收入更高的工作崗位,兩個收入低的工作崗位……而出於就業率的考慮,很多大楚帝國的地方官府更傾向於後者。
理由?前者,只能養一個家庭,雖然說這個家庭的生活可能會稍微好一些,但是後者卻是能夠養兩個家庭……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其實也是大楚帝國官方規定加班費必須達到基礎薪資一點五倍,休息日是兩倍,法定假期是三倍的緣故……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工人利益,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引導企業僱傭更多的人,增加就業崗位。
如果沒有這個強制性的加班費限制,那些企業家們就會讓現有員工天天干十六個小時,反正也不用高額的加班費。
固定月薪的情況下,能讓你多幹一個小時,人家老闆就多賺你一個小時的產值,多爽啊!
而大楚帝國的勞動法嚴厲打擊的就是這種情況。
安華紡織公司的變化,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大楚帝國諸多勞動密集企業的一個縮影,至於好或壞,哪怕是制定了一系列勞動法,工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帝國工業發展,最終讓帝國的工商業變成如今這模樣的帝國高階官員們,其實也很難對這種情況的好壞有什麼準確的判斷。
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發現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