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以後會怎麼樣,是不是還有更好的解決方式,那以後再說唄……

時代嘛,總是有自身的侷限的。

哪怕是帝國皇帝羅志學擁有著後世的靈魂,也有著諸多後世的見識……但是他也無法保證說後世的諸多法律法規,社會模式就適合帝國的發展。

生產力,社會模式,政治構架都完全不一樣……直接什麼東西都照搬的話各種問題瞬間就能夠給你爆出來。

尤其是生產力問題。

大楚帝國如今的生產力,撐死了也就原時空十九世紀中期水準,這樣的生產力下你要照搬後世二十一世紀的諸多組織構架,那不找死嘛!

後世諸多國家還有很多的社會保障福利體系呢,什麼醫療、教育的保障,還有各種失業補貼,弱勢群體的補貼等等。

你大楚帝國也學著給搞一個?

分分鐘給你搞破產!

什麼是大楚帝國?

從外表去看,這是一個屬於軍事實力強悍,工商業強悍無比,在綜合實力上,能把地球上的其他國家全部加起來吊打一百遍的強大帝國!!

從內部去看,這是一個非常具有華夏傳統特徵的中央集權君主制帝國,在政治核心模式上,其實和明朝沒啥區別,都是天子和臣子共治天下,只是大楚帝國裡的君權比明王朝時期更集中,更強大而已。

文化上,依舊是奉行傳統儒家文化,仁孝、君父這些概念依舊是社會主流,並且得到帝國的大力宣揚,帝國一向來自我標榜以仁孝治國……只是帝國稅務機構收稅的時候,可不跟你講什麼仁德……

經濟上,土地等生產資料奉行私有制,土地還好說,這玩意經過三十年土地的分散,基本實現了土地的分散,幾乎所有農民都有自己的土地,沒有什麼大地主了,官府也早早把官田透過大規模的以租代購等模式發放給了農民手中。

目前的大楚帝國的農民們,清一色的自耕農。

但是在工商業領域裡,廠房、機器這些新型的生產資料,卻是被集中掌握在國家資本以及民間資本家手中。

這也是大楚帝國工商業經濟體系裡的核心模式:國家資本控制核心產業,引導民間資本發展普通產業。

整體上以國家資本為骨幹,民間資本為枝葉的相互配合,限定自由市場經濟模式……

這種經濟模式裡,有一部分特徵有點類似普魯士時期的古典國家資本主義,但也不完全是……說實話連羅志學自己都搞不清楚如今帝國的這種經濟模式到底算個啥……

至於放大到整個帝國,從政治到經濟,乃至到一些文化層面,羅志學就更分不清楚了……因為原時空里人類歷史上,就沒出現過這樣的帝國,沒有相應的名詞給他參考。

所以用俏皮一點的話來說:這玩意就是個奇葩!

這樣的一個帝國,其生產力模式還只有十九世紀中期的水準,這也就註定了這樣的一個國家在很多方面,其實做不到和後世那樣。

甚至這樣的一個帝國,和原時空裡諸多近代國家也不一樣。

這也就讓羅志學很難在記憶裡找到相應的參考物件……這連參考物件都沒有,這制定各種政策的時候羅志學也就不能直接拿過來用,得小心反覆的斟酌嘗試。

有時候羅志學覺得可以的政策,但是試行後就會出現一大堆問題。

有時候羅志學覺得很不靠譜的政策,試行後反而效果還挺不錯的……

類似的情況其實出現過非常多,有些結果是好的,有些結果不行,這也是為什麼大楚帝國如今搞諸多政策的時候,都喜歡先進行小規模試行。

就是因為前頭沒有可學習的物件,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發展,可不就得小心翼翼的,要不然一腳踏錯,說不準就掉進萬丈深淵裡了。

在這樣的一個帝國裡,才會出現安華紡織公司這樣的紡織企業,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但是這些都無法阻擋它在新技術變革的浪潮裡,以極快的速度發展壯大。

王老闆的身家逐漸豐厚,在王夫人面前逐漸有了些底氣……工廠裡一些獲益的人,比如說孫旭則是收入頗豐,都準備著購買獨棟小樓安家落戶,更準備著找時間帶孟小姐回老家一趟,正式敲定婚事了。

王立清也好,工廠裡的管理層們、技術骨幹們也好,對工廠的發展都保持了極大的樂觀,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搞下去,他們今年的工廠營收有望達到去年營收的三倍!

王立清都想著,等到明年,自己說不準就能還一部分拖欠王夫人多年的錢了,每當想到這個可能性,王立清就忍不住心裡高興啊!

只是安華紡織公司澎湃發展的時候,安華紡織公司裡的普通工人們,還是原先的樣子,沒有絲毫變化……他們的收入如同死水一般波瀾不驚!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