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北巡之徐州(第3/3頁)
章節報錯
當年名聲卓越的佛山鍊鐵,其產量還是用斤作為單位的……但是現在的大楚帝國統計生鐵產量的時候,是用萬噸作為單位的。
並且隨便拉出來一家中型的鋼鐵廠,其產能就能完爆前明時期制鐵行業的總產量。
手工作坊時代的鋼鐵產量,和工業時代的鋼鐵產量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兩者都不在一個層面上。
就算是現在只只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還處於施工當中徐州鋼鐵,僅僅是第一期工程的生鐵產能,就達到了十二萬噸。
這個產能,直接超越了除大楚帝國外的全球產能!
而大楚帝國目前的生鐵年產能,各企業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六百萬噸,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資料。
因為同時期裡,整個歐洲的生鐵產能,估計也就那麼十來萬噸。
並且這個產能說的還是生鐵,沒說鋼材產能呢。
嚴格上來說,鋼鐵產能裡的生鐵產能和鋼材產能,是需要單獨拿出來說的,因為鋼產能和生鐵產能所蘊含的技術條件天差地別。
但是在這個時候,如果要和土著們對比鋼產能,那就顯得太欺負人了……因為土著們手工打造的鋼一共沒多少……用萬噸作為單位……他們連一個單位都湊不齊。
撐死了幾千噸,估計還不到……
而大楚帝國呢,在承順二十八年裡,粗鋼產能達到了六十三萬噸。
這在粗鋼產量上,如果要和大楚帝國進行對比的話,全球各國土著們還要更加絕望!
這就是工業的魅力以及威力了。
當然,大楚帝國的鋼鐵產能之所以急速飆漲,也是因為過去八九年時間裡大楚帝國在鐵路建設上一路狂飆,並且大量建造輪船有巨大的關係。
這兩大行業,是催動鋼鐵鋼業高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沒有這兩大行業的龐大需求,鋼鐵企業就算是生產出來大量的鋼鐵,也賣不出去啊,就算賣得出去也無法維持利潤啊。
視察完了作為工業基石的徐州鋼鐵公司後,羅志學還去了徐州化工前往視察,徐州化工公司。
這家公司的產品算是新型產業,主要生產硫酸、鹼以及其他各類副產品,如鹽酸,氯氣,漂白粉等等,乃是工業部最近幾年非常重視,也是投資最大的一家化學工廠。
同時該工廠,也是長江以北地區裡最大的一家化學工廠,從建設開始,就承擔起來了為長江以北大片地區提供各類化學工業原料的重任。
羅志學視察了該廠,並勉勵了該廠的管理以及員工代表後,又啟程前往了隔壁的的幾家起來。
一天下來,有的看仔細一些,有的走馬觀花,先後看了七家工廠,不過這些七家工廠都在同一區域,間隔並不算遠,因此也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
等到傍晚時分,羅志學徐州工業開發區的區衙門裡接見了當地工農商代表,簡單激勵了一番他們後,才結束了一天的行程。
第二天,羅志學前往徐州郊區觀看了一個當地的新式機械化種植的糧食種植基地,下午時分去了相隔不遠的一個新型的蔬菜種植基地。
對這個蔬菜種植基地他倒是比較有興趣,因為這個蔬菜種植基地採用的是溫室種植。
溫室種植不是什麼新鮮事,秦漢時期就已經有這麼個玩意了,不過古代的溫室種植成本非常的高昂,種出來的反季節蔬菜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夠吃得起。
而在大楚帝國裡嘛,溫室種植雖然成本依舊比較高,但也沒到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夠吃得起的程度,普通中產階層咬咬牙,也能在大冬天裡吃幾頓新鮮蔬菜。
因為大楚帝國的溫室種植,其加熱採用的煤炭……而溫室種植其最大的成本其實就是在大冬天裡加熱保溫。
古人只能用木炭,哪怕是後來能用煤炭,但是傳統手工開採的煤炭也貴啊。
不像是大楚帝國這邊,大規模工業開採的煤炭成本低廉。
加熱保溫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也是讓溫室種植出來的反季節蔬菜,能夠進入市面,成為一種高階蔬菜擺上體面家庭的餐桌。
假以時日,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反季節蔬菜的成本持續降低,遲早有一天會成為普通民眾的日常食物。
技術的進步,能讓人們生活的更好,這也是羅志學這些年,不遺餘力推動各項技術進步的原因。
想要國家更加強大,想要民眾生活的更好,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