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真正的出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時,才有師父聽出了劉病已這話的深意所在,不免點了點頭。
“我搖著頭說:陶冶性情不假,要做與梅蘭竹菊媲美的君子。報效皇上也不假,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但試問當今天下,可有萬千貧寒學子登堂入室的方便門徑嗎?”
此話一出,現場的人都不約而同地抬起了頭,朝著這位少年望去。
劉弗陵更是入了迷,口中念念自語:“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好!好!”
臺下的人也互相目視點頭表示認可,“萬千貧寒學子登堂入室可謂難上加難,哪有什麼機會可言。”
劉病已繼續說到:“如今的學子舉於市,需要的門徑不外乎依傍世家,成為食客,還要有諫言,幫助主家化了危機,尚有出頭之日。雖然朝廷奉行察舉制,舉賢達能不私謝,但官員們都是任人唯親,哪有我等沒有門路的學子出頭之日啊。有人應和了,說是啊,如若有途徑,我定當飽讀經書,苦學苦思,寫出天下驚奇文章。這幅畫的寓意就在此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乃君子之修為。但讀萬卷書卻不能進入仕途,又有何用啊?賣弄風雅?也終究有玩膩的時候。真是俗話說的好‘學富五車不做官,不如回家賣紅薯’。既如此便如此,所以,費腦子讀書還不如睡大覺哇!”
“妙啊!”
“妙啊!”
“妙!實在是妙極了!”
……
眾人無不加以讚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富五車不做官,不如回家賣紅薯?紅薯又是什麼?”劉弗陵就愛較真。
劉病已猛然間想到,紅薯差不多跟花生一起傳入華夏的。
劉病已心裡不知道怎麼解釋時,突然想到這些文人騷客往往五穀不分,五體不勤,忙解釋到:“一種我在外地看到的山中野果,當地老百姓指著賣這種稀奇野果換一些吃的。”
“哦,原來如此!”劉弗陵恍然大悟。
劉病已這才如釋重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富五車不做官,不如回家賣紅薯。又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病已小友真是妙語連珠啊!”臺下有人的竊竊私語聲音有些打了,但這誇讚卻博得在場人的一致好評。
劉病已這才意識到這個時代的語言真是匱乏。
不得不在以後說話時加以小心了。
倪寬的臉面突然揚起了歡快的神色。原本佝僂的腰板兒也挺直了一些。
“病已小友,你既然提到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可有比當下的種種推選機制更好的方法?”劉弗陵終於問了劉病已想發揮的問題了。
其實很簡單,我們讀書人每日必做的事就是讀書,要想選拔優秀人才,就以書為題,考取知識是否淵博,考取針對當下難題是否有合理策論,考取針對面前之景緻作畫一幅,是否畫中有話,言明志。”
“如此按優劣差排名,鄉取前一百名,參加縣試,縣試前五十名參加殿試,殿試前三十名參加皇帝當面命題的策論,最終決出前十名來,為全國學子之楷模,當以此選拔優秀人才!”
劉病已說完這些話後,突然覺得眼前的人都目瞪口呆地望著他,猶如看一個怪人一般。
“好!好!這才是我們文人的正確出路!”臺下有人這般忘情地贊到。
周圍石化的人突然爆發出了發自肺腑的響亮讚歎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