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文人楷模(第1/2頁)
章節報錯
“病已小友才是我們文人墨客的楷模!”
“開了千古之聖法,連孔夫子都要為之慨嘆呢!”
“天下文人有救了!”
……
眾人無不對劉病已一番讚揚。
劉病已繼續說到:“其實……這樣的考試不止會讓像我等文人墨客擁有成為國之棟樑的機會,還有學武之人。”
劉病已這般說,史高眼前一亮。因為他本身就是想著長大後武夫出身,隨著家父的嚴厲叱責,才逐漸混入文學士子圈兒。就是因為這世道,崇文貶武的不良風氣,才讓他這麼一個喜歡武術的人,有點兒棄武從文。
這是他心中的傷痛啊。
“這樣的人才選拔考試自然就分為文考和武考。就算是文考,不但要靠紙面上的策論,還要接受各級父母官的面試辯論,但不論什麼考,殿試中選拔出來的名次,取前十名定官職,委以重任。”
“好!”史游高發出暢快淋漓的讚歎聲。
現場的人也紛紛點頭,要知道各家家族內多少有一些尚武的好漢子,只愁他們無法入仕,沒想到有這等好法子,怎能不高興呢?
“根據入圍,以及縣鄉殿的層級不同,可以將考試透過的學子劃分為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殿試中,綜合皇上面試與學子書面筆試的成績,可以分出前三名,命名為三甲。”
“三甲?何為三甲?”有人問到。
“所謂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皆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三甲皆張掛黃榜公佈,蓋皇帝玉璽印章,可以稱之為金榜題名。”
“好一個金榜題名!好啊!”眾人聽聞,眼中大放異彩,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被寫在黃榜中,被天下讀書人瞻仰、羨慕、崇拜。
“哈哈,不過,女子也可以考試,比如考考刺繡。”劉病已知道,中華民族的刺繡起源很早,文獻記載創於虞舜,考古出土遺物目前發現僅到商周。但考究來看,周代尚屬簡單粗糙,戰國漸趨工緻,漢代開始展露藝術之美。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刺繡。
刺繡的發展與絲織業的發展緊密相關。眼下的時代,絲織造業發達,又當社會富豪崛起,將這華貴的絲質衣服視為高消費產品,引領了奢侈又豪華的消費之風尚。
觀看著眼前這些有頭有臉的人,身上的著裝皆以絲織為主,雖然比起後世的機械製造工藝品的精細度差遠了,但足見漢朝絲織業的發展程度。自家寶緣齋原本就是賣綢緞了,只是那些綢緞還需要多加改進。看書溂
“哈哈,病已小友這般說,那些農民們也當考試了?”
本來一句玩笑話,劉病已則不慌不忙地答道:“當然可以了,他們可以考農耕技術資格證!論種植的莊稼畝產數和糧食品質高低定等級。等級越高,主家給予他的獎賞就越多,交的賦稅就越少。”
“哈哈!好一個奇思妙想!”
……
眾人被劉病已這般一戲謔,鬧得心情舒暢,氣氛熱烈。
有人詢問這制度的具體門徑時,劉病已詳細說到透過鄉試、縣試、殿試不同級別,層層選拔人才,每一層次選拔一批人才出來,最終獲勝的雖然是鳳毛麟角,但絕對是天下最出類拔萃的國之棟樑!
不但要靠紙面上的策論,還要接受各級父母官的面試辯論,但不論什麼考,殿試中選拔出來的名次,取前十名定官職,委以重任。
“敢問小友,這種選拔人才的制度思路確實清奇,也比較符合普天之下人才皆為皇家效力的目的。不知道這樣的制度應該叫做什麼名字?”主考官寧秀想透過這個名字入手,找到抨擊他的把柄。
在他看來,一個十來歲的少年怎麼會有這般奇思妙想,一定是得益於哪裡的言語,若是來自於那些士子之口,便可以德行不配,剽竊他人成果據為己有為由,剝奪倪寬等人的資格,自家兄弟的戰隊方能安枕無憂。
見劉病已猶豫不決,寧秀更來勁了,他似乎看到了劉病已說謊話正在犯心虛,頓時更追問到:“事物無名則不專,有了恰當的名字,我們才好在文友間相互傳頌,最終上書諫言,祈求皇恩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