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眾人啞口無言。

“好一個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史游聽聞這句驚為天人的話,立馬複述出來。

張敞也覺得這說法甚妙,微微點頭稱讚。

眾書生此時互相看看,忽然就開始了對當今察舉制舉薦人才機制的猛烈抨擊:

“如今的學子舉於市,需要的門徑不外乎依傍世家,成為食客,還要有諫言,幫助主家化了危機,尚有出頭之日。”

“雖然朝廷奉行察舉制,舉賢達能不私謝,但官員們都是任人唯親,哪有我等沒有門路的學子出頭之日啊。”

“是啊,如若有途徑,我定當飽讀經書,苦學苦思,寫出天下驚奇文章。”

……

劉病已轉頭看到其餘人正在侃侃而談,唯獨張敞皺著眉頭在思索這一個問題。

知道達到了火候,劉病已才開口說到:“這幅畫的寓意就在此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乃君子之修為。但讀萬卷書卻不能進入仕途,又有何用啊?賣弄風雅?也終究有玩膩的時候。真是俗話說的好‘學富五車不做官,不如回家賣紅薯’。既如此便如此,所以,費腦子讀書還不如睡大覺哇!”

劉病已這般解說出來,立在旁側的陳遵立馬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瞧著劉病已,這位素未逢面的人。

其實,他的本意便是一幅寫生畫作,沒想到被劉病已解讀出了深意。聽了劉病已這般說,他突然覺得自己的畫作堪稱佳作一件。

周圍的人此刻也都拍手稱讚起來。

“妙啊!”

“妙啊!”

“妙!實在是妙極了!”

……

眾人無不加以讚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富五車不做官,不如回家賣紅薯?紅薯又是什麼?”張敞就愛較真。

劉病已猛然間想到,紅薯差不多跟花生一起傳入華夏的。

劉病已心裡不知道怎麼解釋時,突然想到這些文人騷客往往五穀不分,五體不勤,忙解釋到:“一種我在外地看到的山中野果,當地老百姓指著賣這種稀奇野果換一些吃的。”

“哦,原來如此!”張敞恍然大悟。

劉病已這才如釋重負。

史游誇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富五車不做官,不如回家賣紅薯’。‘又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病已小友真是妙語連珠啊!”

劉病已這才意識到這個時代的語言真是匱乏。

不得不在以後說話時加以小心了。

“病已小友,你既然提到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可有比當下的種種推選機制更好的方法?”有人終於問了劉病已想發揮的問題了。

劉病已思忖片刻,他心想要不要把科舉制給說出來?

著筆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