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穿著樸素但卻整潔的村民手裡捧著一些發焉了的瓜果,還有幾簸箕各種農作物種子,來到劉病已面前,恭恭敬敬地說到:“寶山村村民恭迎劉東主。”

望著這些熱情淳樸的村民,劉病已神情一愣。

程謙及時解釋道:“整個寶山村二百戶村民原本都是竇老家的佃農。他們這般討好,是想著能夠繼續租種咱們的田地。”

劉病已會意地點了點頭。

朝著這群村民抱拳行禮到:“各位叔叔老伯,勞煩您們前來迎接,小生在此謝過了!”

那位打頭的人惶恐不安地回到:“這是俺們村民應當做的,應當的。”他又指著後面的站成一排的人,說到:“這些都是俺們村民的一點心意,還望劉東主笑納。”

劉病已踱步起來,望著這些物品,又看了看面前肅立著的村民,他們一臉的菜色顯示生活常伴飢寒交迫,並不寬裕。

劉病已擰起眉頭,連忙朝他們揮了揮手:“各位鄉親的心意小生心領了,這些東西您們還是拿回去吧。”

劉病已回身對程謙說到:“今日是我們的喜慶日子,這樣吧,讓大夥兒也沾沾喜慶,全村每家每戶發放二百文,另外,今天的田地仍舊由全村人租種,並且免除大夥兒一年的稅賦。”

“啊!”打頭的村民登時驚訝地長大了嘴巴,其他人也都驚訝地瞪著劉病已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打頭的村民突然激動地喊了一嗓子:“大夥兒給劉東主磕頭致謝!”

他一聲令下,趕忙率先跪倒,磕頭,其餘的村民也都紛紛跪下,給劉病已磕頭。

“使不得,各位鄉親們使不得!快快起來!快快起來!”劉病已趕忙攙扶最前面的村民。劉病已又看到他身後有三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感覺走幾步,將三人依次扶起。

三人老者跟其他村民一樣,早已經熱淚盈眶,熱切的眼神盯著劉病已,如同見到了期盼已久的福神一般,滿是崇拜和感激。

其中一位老者伸出乾枯的手掌握住了劉病已的手:“劉東主真是大慈悲之人呢!臥龍山村的人有福了!”

劉病已還以為這個村子分為了臥龍山和寶山村兩個村子。

之前打頭的青年男子趕忙走上前介紹到:“這三位是俺們村的長老。小的是寶山村的里正,名叫周望山。”

“還有這兩位,是寶山村的兩位裡吏。”周望山指著身後的兩位一高一矮的年輕人介紹到。

“哦?你是臥龍山村和寶山村兩個村子的里正?”劉病已不解地問道。

里正周望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俺們村原本叫做臥龍山村,但因為為了避開忌諱,便改名為寶山村了。但村民私下裡還是自稱臥龍山村,因為這是俺們村的榮耀。”

此時,其中一位長老繼續話頭說到:“劉東主,您瞧見了位於東側的那座小山了嗎?”

他說著用手指了指村後方的小山,繼續說到:“高祖曾巡遊狩獵於此,看到這座山時,見其外形酷似一條臥龍,便御賜其名臥龍山。只是時間已久,縣衙擔心有所忌諱,便將臥龍山的名字隱去了,改為寶山。”

劉病已這才明白過來,微微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