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倘若自己將來也做了皇帝,這名字也不枉自己如今的境遇。

正在尋思間,程謙已經命人給現場的村民撒了一些喜錢。村民們尤其孩童們鬧哄哄搶了起來,現場熱鬧非凡。

又有人將帶來的糕點分發給村民及孩童們,大夥兒頓時喜氣洋洋。

劉病已邀請里正和三位長老一起步入宅院。

當他們一行人轉過屏風時,早已等候多時的鼓樂隊開始了吹奏,現場的氣氛再次掀起了高潮。

程謙在門口對村民們喊道:“今日是我主公喬遷之喜,特搭建雜耍表演臺,就在府宅內前院,大夥兒可以去看嘍!”

一時間,村民們高興地舉手鼓掌。

來到前院雜耍臺前的一張大圓桌前,劉病已先邀請三位長老在上首坐下。三人謙讓就是不肯坐,劉病已一番堅持,里正周望山發了話,三位長老才按照尊卑依次坐好。

劉病已又請里正坐下。

之後把程謙,還有元大牛、羅百義、狗三兒叫來一起坐下。

程謙要安排人手安排新購置的一些鍋碗瓢盆衣物等日常用品,便起身先告辭一聲,去忙活了。

先前的工匠們早已在交房後進駐大院,除了泥瓦匠做一些修繕外,其餘工坊早已按照劉病已的指示分好了類別。劉病已又將工匠們按照其特長分為了數個小隊伍。每個隊伍選一名隊長。而羅百義除了直管木匠外,其餘工匠的隊長直接為他管轄。

雖然未來的造紙或者印刷有其具體的分工,但就眼下的技術水準,工匠萬事離不開木工藝製造。比如造紙術,印刷術,需要的器具皆可由木工打造;又比如紡織、水車,以及其他農用工具,都可以由木匠來完成。

大漢實行鹽鐵官營。青銅器嚴密掌握在官府手中,鑄造之術就有點兒受拘束了。

這樣以來,木工之匠就成為百工之匠術的基礎。這個很像前生裡歷史課本上所學的,蒸汽機帶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帶動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樣。雖然說紡織業的提升是帶動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因素,但置身其中,才知道工匠乃百匠之首,是推動技藝發展的重要力量。

就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劉病已才把羅百義和他的徒弟們牢牢把握在手中。

這段時間以來,不管他畫出什麼新穎的圖形,羅百義他們都會經過幾次琢磨便製造出來。劉病已這才明白一個道理:他們不是技術達不到,而是思路沒有那般開闊。如同口罩一樣,製作出來之前,誰也想不到。一旦製作出來了,人們又突然覺得什麼神聖之物本該就是這麼簡單。

有著劉病已的啟發,加上羅百義帶領的能工巧匠,未來的發財夢還不好實現嗎?

一想到這裡,劉病已便心潮澎湃。

“哎!”三位長老中年齡最大的是周明義,他現年七十六歲。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在這個飢寒交迫的年代,有這般高齡實屬不多見。

“享高壽不易!老夫一把老骨頭,沒什麼用了,活著也是糟蹋糧食。”周明義這話一出口,坐在一旁的二長老周順壽、三長老王伯勞面露難色,他們對此話也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