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

早朝上,劉徹勃然大怒。

緣由是長安周邊的難民越來越多,而朝廷一直拿不出像樣的解決方案。

連年征戰,再加上旱澇多發,朝廷積存的糧食已經不多。

當然,剩餘的糧食還是要首先照顧攻打匈奴的軍隊。

而更多的糧食還長在地裡。

冬季馬上就要結束,綠油油的麥苗卻因為春季乾旱而有些枯黃。

水塘壩裡的存水卻不多。

連續數日,各地哭訴旱澇不保的奏章如雪花一樣飛入長安,又因為賦稅不減,甚至還有加重的趨勢,大量老百姓被迫背井離鄉成為流民,有些人上山成寇,打砸劫舍,社會治安一落千丈。各種哭訴的奏章夾雜著悲觀情緒湧入朝堂,令劉徹焦頭爛額。

讓他極為動火的是民間和朝堂竟然有反對攻略戰事的聲音。他們把這幾年的疾病一股腦怪在這上面。

一向自負的劉徹怎能容忍有反對聲音。本來因為劉閎篡位和江充背叛自己之事窩著一肚子火,無處發洩,沒想到被這些抱怨的奏章一下子激起火來。

早朝過後,劉徹移駕溫室。雖然是初春,但正午的陽光卻有些毒熱,劉徹熱得連喝了幾杯茶杯,更是熱得汗流浹背。

“災害隱患解決不了!流動問題解決不了!朕養你們這些廢物幹什麼!”劉徹拍著桌子怒吼。站在大殿上的重臣們隨著桌子的震顫悸動。

“陛下,請息怒!小心龍體!”桑弘羊哀求到。劉徹聽到這話剛想發怒,卻找不到了著陸點,這幾日身體的確不適,不免戳中了要害,強烈的自憐感讓他的火氣自然就小了一些。

劉徹閉上了眼睛,心氣頓時渾厚起來,無奈地擺擺手,“都下去吧!”

眾位一鞠躬,退步出去了。桑弘羊卻沒有出去,柔聲細語地說道:“陛下,春天干燥,需要多補水,心情更要注意勿躁,龍體要緊啊!”

劉徹睜開眼睛,長嘆一口氣,臉色還掛著慍怒。“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桑弘羊知道劉徹言語所指的是劉病已,馬上回稟道:“蛟蛇已出洞,就看他怎樣應對了。”劉徹點點頭,“朕對他期望很大,希望他不負朕之心思。”

“陛下,何不拭目以待?”桑弘羊回答地十分迂迴。

劉徹點了點頭,“好!”桑弘羊退步出去了,劉徹急忙跟當值的小太監吩咐道:“擺駕涼室殿!”

涼室殿和溫室殿分別是未央宮的夏冬大殿,因為靠著大漢最頂尖級工匠們的智慧,讓兩個大殿冬暖夏涼,非常適宜居住。

乾旱的春季氣溫升高,讓空氣異常乾燥,人難免心浮氣躁。居於涼室殿內的劉徹終於隨著透涼的區域性環境沉澱下心情來。

小太監奉了茶後,輕聲說道:“陛下,霍大人在門外候著呢,今日可見還是不見?”

劉徹翻動著新捧來的奏章,正巧是霍光關於春闈辯論會的新建議,他提出要將太學分出上闈院、內闈院和外闈院三闈院,春闈論辯會脫穎而出的優秀生可以免試入學,憑等級進入不同闈院這樣以來,平民子弟就能跟世家子弟一樣進入當朝最高學府了。

把春闈優勝者與太學之間搭建通道,就破除了世家對學子的控制,有利於為皇帝培養親信。

況且,寒門子弟一旦上門,對皇恩的感激之情更為濃厚,自然就培養了效忠皇權的棟樑之才。

這個奏章在眾多報災報難的奏章中算是一股清流,讓劉徹心情舒暢起來。

“宣他進來。”

“啫!”

霍光進前來,施禮後站立在大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