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抬起頭來,打眼瞧了面前這位穩重的老臣,見他一副心沉似水的模樣,便覺得異常舒服。

“霍愛卿,春闈之事可還有其他想法?”

霍光一聽這話,就知道陛下已經認可了他的這份奏章,心裡便有了其他想法,“陛下,桑大人、金大人等草擬的方案,臣已品閱了數遍,覺得有三大不妥。”

“哦?哪三大不妥?”劉徹頓時有了興致,要知道目前的春闈論辯會方案已經經過了多論外朝磋商,大概內容差不多已經定下來了,沒想到溫文爾雅的霍光竟然看出了三處破綻,頓時來了興致。

“其一,春闈的臺階過高。陛下既然是要為天下寒門子弟敞開晉升通道,就不該將門檻設定為縣學及以上,臣建議將範圍擴充套件至凡掌握儒學經典者皆可報名參加。透過設立初試、入圍試等考試,層層篩選,便可把學識低的學子篩選出去。”

劉徹聽了點了點頭。

“其二,春闈的形式太過單一,只有論辯恐怕沒法全面考校學子的學識。臣建議初試、入圍試為筆試,題目可設定背誦經典題、答辯題兩種形式。所謂言為心聲,筆試的考核既不違背論辯的主旨,又能考校書寫、邏輯、識記等能力,可謂一箭雙鵰。”

劉徹聽了又點了點頭。

“其三,既然有春闈,當然可以設定秋闈。春闈考校文學學子,秋闈可考校武學學子。文武雙全,方能給我大漢輸送全面人才。”

“好!”劉徹聽了異常激動,滿臉充滿了喜悅。

“朕基本同意你的這三點,你速速寫個詳細方案出來,明日早朝後由外朝進行商議。”

“謝陛下!”

“嗯!”劉徹喜滋滋地瞧著面前的霍光,若有所思起來,便柔聲問到:“霍愛卿對難民之事可有良策?”

劉徹對霍光充滿了期待。

霍光也曾研究過此難題,但解決措施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什麼安撫百姓,什麼給予恩惠之類的,但實施起來很有難度。這個難度的來源便是朝廷財政拮据,無法拿出大量的安撫資金出來。

霍光奔向認慫,但他聽屬下丙吉說過,劉閎和江充倒下去了,卻又懲治了他的曾孫劉病已,看似是不搭邊界的懲罰,實際上是對劉病已的一種新期待。

什麼期待?自然是難民的解決良策。

劉病已曾經解答出了持續多年的天子三問。

恐怕劉病已被下放,實際上是陛下有意為之,好讓他找出最佳方案。

霍光順坡爬驢,急忙回到:“陛下,此難題唯有一人可解答?”

“哦?誰?”劉徹眼裡放出了光芒。

“劉病已!”霍光堅定地說到。

“哦?為何?”

“太學流傳著他的許多經典言語,其中讓微臣最為深刻的是兩句話。”

“哪兩句?”

“他說空談誤國,又說沒有調查權就沒有發言權。”

“空談……”劉徹細細咂摸著,突然嘆一口氣,“希望他不負朕之願望。”

“陛下聖明!”霍光不適時宜地拍馬屁。

“霍愛卿,朕交給你一項特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