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無奈(第1/3頁)
章節報錯
話雖如此,該修法亦有它的獨到處。
陳嶼曾經僅僅透過於啟猛定穴開竅的幾步,就推匯出血竅洗煉,並將其進一步開發化用,提煉出適配自身的力量,從而養練出一方奇景來。
如今,腳下出現岔路,另一端看似通暢,他沒理由棄之不顧。陳嶼繼續鑽研在書海中,無數感觸生髮,旋起旋滅在意識海中,掀起滔天巨浪。
碰撞、觸動,一絲絲靈感從中得來。
漸漸的,這套被他命名為‘虛神’的修持之法有了雛形,但未有深入,而是調轉過來嘗試將其中部分有益地方復刻在自身道路上。
日頭輪轉,星月飛奔。
此非一日之功,更何況陳嶼想借著真武山十萬冊道經書卷的底蘊,一口氣梳理過往,填補缺陷的同時將己身擁有的各種修法融匯一爐,好生烹煮熬煉一番,取精華去糟粕,讓腳下的路更寬敞通暢些。
轉眼,就是六日過去。
這一日,陳嶼還窩在真武山二十八山內,不斷往返各山,將三大藏經閣之外的藏書之地翻遍,乃至於到了後來更是揮手攬盡了山中數百道人的記憶,拋去各種隱私之外,凡有所聞所見的經義,都被摘抄複製,投入意識中,化作一捧捧柴薪點燃火焰,猛烈炙烤著那一寸由萬千所思凝成的模糊靈光。
小比過後半月,真武山上恢復往日平靜,熱鬧與喧囂被風吹起,然而在小道士們興高采烈熱議本次的收穫時,各山話事人已經被喚去了主脈,當他們再從大殿金頂中走出時,一絲陰翳掛在眼底,彷彿巨石壓在心頭。
“師尊,難道非如此不可?”
髮梢插著竹簪,老道士聞言轉過頭,看向了快步跟來的中年道人。
對方滿面焦色,手中捻摸,金絲綠袖不知不覺中揉搓出褶皺。
“玄明,莫要慌亂。”
老道士搖了搖手中法尺,撫須回望。
“你師叔自有考量,或許你覺得現今境地不至於此,大不了封山便是,然而你們站的位置不同,所思所念當有差異。”
“況且,如今的局勢早已不如當初所預想,不是一封了之就可以渡過。”
老道士抬步走下天階,步履緩慢卻從容,“正陽觀處境艱險,真武亦尷尬,這是難免的,師兄作為真武掌教,自然要從二十八山、八百弟子、兩千門徒,以及依附於我真武的數萬人思量。”
說罷,老道士回身看了眼依然有些悶悶然的中年道人,對方無奈一嘆:“師尊所言徒兒自然清楚,然時不我待,山下局面一日惡過一日,正陽觀自身尚且難保能維繫一縷香火已是不容易。”
中年道人眉頭緊鎖,繼續說道:“此刻封山,既是對門人子弟的庇護,也不至於徹底割裂了朝廷,若再提前引渡一隻正陽門徒入內,續其傳承,如此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好了!這等落井下石之事我真武之人做不出。”
“師尊!這豈是落井下石?!弟子也未曾如此想過。只是往前十數年正陽觀與梁廷糾纏太深,現在不過是反噬罷了,道有輪轉、昭昭不解其故,一飲一啄自有……”
啪!
“老道讓伱看些釋門的書觸類旁通,你就看進去個定數成章?!”
一巴掌甩在肩頭,瞧得老道士怒意滿滿,彷彿下一刻就要清理門戶的姿態,中年道人囁嚅一番,總歸沒有再繼續,只是偷瞄幾眼等到老道氣勁兒消了,仍然忍不住勸道:“弟子不是那個意思,只是真要按掌教以及蕩魔峰、華陽峰等山主那般想法,只恐將來不僅開罪了朝廷,更難以保住正陽觀香火,甚至殃及自身!”
老道士聞言沉沉看了眼,最後轉身揮袖,揚長而去。
“這些事就不要來煩擾老道了,好生聽你師叔的話,去休去休!”
中年道士來不及追趕,四周陸續走出更多道人,年歲不一,都算不得年輕。
眾人點頭招呼,或是相談一二,將一些未在金頂大殿中訴說的想法丟擲,以供參詳。
中年道士也加入,再次表明自己的想法,不過支持者不多,他無奈,自己確實為了真武著想,引渡正陽觀也好、封山閉門也罷,都不存在任何私心。
“罷了罷了,既然遲早對上樑廷,晚些時候再去主脈與掌教商量,如此之下哪怕不封山,一些必要的準備也不能缺少,以防梁廷喪心病狂幹出禍事來。”
他曾在山下游歷,對朝廷的觀感實在談不上良好,知曉那些披冠帶玉、錦帽貂裘的權勢之人是何等的沒有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