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避法(第1/4頁)
章節報錯
二十八山之一,離雀山。
石室內,道人尹文念盤膝吐納。
氣息綿長,吞吐間似有煙雲騰轉口鼻身外,起伏聚散。
良久,睜開雙目,於一盞青燈濁光下的暗沉中,黑白分明的眸子內掠過一絲柔白亮色。
徐徐沉寂,他皺眉輕嘆。
「天地之氣太稀薄了。」
果真和靈藥有關?尹文念嘆了聲,習慣了在元陽峰數月中近乎取之不盡,此刻回到真武山恍如蝦戲淺灘。
由奢入儉難吶!
倒是沒有頹然,畢竟修了幾十年的心境,他很快調整過來,神思轉動,泛起一絲躍躍欲試——當初離開元陽峰的目的之一便是要找到外界天地之氣的源頭。
如今這環境反而更有利於去分辨與尋找,但有一處豐沛,都將如黑夜中的明火一樣難以被明悟氣感者忽視。
況且之前幾月包括他和於啟猛在內的眾道人已經形成共識,知曉靈藥天成,除了石牙那一天降福地外不知何處才有,不可完全仰仗那等好運之事。
幸而天地間並非全然枯竭,以行氣之法使靈覺空靈,仍舊能在冥冥中感受到一縷縷輕巧靈動的天地之氣浮游不絕,只是過於微弱,一觸即散。
想及此,尹文念忽覺新法艱難,若非他已於體內蘊養足夠氣息,足以維持引動天地之氣入體的消耗,恐怕這一星半點的境界早已跌落,迴歸當初。
「天地之氣實在飄渺,於外界蹤跡難以琢磨,納氣入體也顯得鶴立雞群,稍加動用便損耗過半,恢復又不知要何時。」
這也是他明悟氣感後鮮少去琢磨術法的緣故,源頭緊鎖,入不敷出,些許氣力實在禁不起耗用。
如此之下又影響到對天地之氣的吸納搬運,拋開已經掌握熟悉的這一道,還有大量天地之氣屬性不一,對他的引動反應平平,需要加持之下才能撬動一角。
想要在這等境地下從無到有修行新法併入門,難度可想而知。
轉而他又在腦海中浮現三人,不由得感嘆,即便如此亦能功成,師叔們確實天資非凡。
正想著,正主找上了門。
石室內的連線外部的喚杻被搖動,發出叮噹輕響,悠然不顯急促,迴盪室內。
尹文念回過神,知曉這是弟子在外呼喚,估量著到了每日修行的時辰才搖動室外的機關。
他起身打理衣袍,吹熄燈燭,接著徐徐走出。
門戶甫一開啟,刺目天光令道人抬手遮眉,不禁眼目微眯。
旋即就見自家弟子跟前站著一老道。
前者恭恭敬敬,見了尹文念出來後便轉身離去。
「玉華師叔。」
道人拱手拜禮,老道笑呵呵拉著他一路向山後僻靜地走去。
見此尹文念哪還不知對方來意,於是跟緊步子,心中不由輕笑,三位師長中大概只這一位還未入門了,難怪急切。
花開兩頭,正當尹文念為三位真人引入新法道途時,遠在元陽峰的於啟猛也正在給兩位童兒傳授自己的路。
這是不同於引動天地之氣入體的另一種修法,或許往後會殊途同歸,但在剛入門時兩者差別明顯。
他帶著兩童兒開始養練身軀,從藏經樓中翻出許久不曾閱覽的護道武學,又挑挑揀揀,捨棄拳腳刀劍技藝,單單拿了些內外練法。
俗世難得一本的內練功訣,在老道士手上卻堆成一摞,不過真正讓他看重的還是那些外練法,其中的某些理念讓老道士都收穫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