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假道士(第3/3頁)
章節報錯
不得不說兩人運氣不差,找到的十幾人都來自錦州大派,香火鼎盛的道觀,海雲觀放其中都顯得遜色。
素明觀、琅琊宮、元清觀……從入了錦州開始,名頭都有耳聞,不比平城的正元觀差。
從他們口中,嶽海平兩人逐漸聽到許多少有流傳的事,卻多是與眼前的法會相關。
“原先師尊是不願來的,如今各州動盪不斷,擔心路上出意外。不過有人特地從洛城趕來觀中,送上請帖並告知有仙藥出世,師尊與觀中長輩好奇所謂仙藥到底是何物,這才安排了貧道前來。”
說話的是一位乾道,年歲不小,約莫而立左右。
嶽海平打了眼對方手腳,長跨遮掩下的腿部似乎極為有力,由於不曾親眼見識對方施展護道之術,故而難以判斷武功高低,不過至少也在通勁層面,且從太陽穴微微鼓脹來看,興許也是一位龍虎交匯的二流高手。
其餘幾人也紛紛開口,言說觀派中同樣有人送來請帖,言辭懇切,直言有仙藥奉上。
話落,一位鳳目柳眉的中年坤道說出了門中高道的推測,洛城背後的勢力可能得到了不止一株靈藥。
“當時的說法似乎是道觀只要來人,就可以得到一份,至少也能到手細細參詳一二。”
若只靠擺出來的那一份的話顯然遠遠不夠。
同時也正是透過這群本地道士,蔣勤安與嶽海平才曉得了舉辦法會的到底有哪些。
“錦州六大家裡劉、李、趙、何四家都有參與,至於瑜林公孫家、長風白家則沒有聽到訊息。”
“除此外,多有子弟根植府兵的康河宋家亦有手筆。”
聽到這,嶽海平好奇,那當今州牧對此如何看待?
不料幾人紛紛搖頭,作嘆息狀。
“孫大人不是本地出身,雖然河間孫家不差於宋家,但鞭長莫及,想插手也沒多少辦法。”
再者河間已經在之前半年裡被打得稀爛,孫家現在縱然真有意願,無論支援還是反對,都無用,對錦州影響不大。
果然,他們是要對這位州牧下手。或者再狠辣點兒,說不得這座城、這錦州都要改姓。
呢喃一句世道多艱,可惜嶽海平不打算摻和這些破事,轉過話頭,率先分享自己關於某篇廣為流傳的道經的理解。
幾人被吸引,你一言我一語竟是在這方場地邊緣處開始了論道。
……
又三刻過去,一尊銅鐘拉至擺放法器的法臺,有穿著花哨作道人裝扮的男子上前,嗚嗚渣渣一陣,舉著長劍吆喝著誰也聽不清的話。
噗!
一口酒水噴下,又端來三牲奉上。
繼續大叫。
“……”
蔣勤安瞪大了眼,僵硬地轉過脖頸看向其他道人,“這是錦州的……法事?”
不曾想本地出身的幾人同樣不解,前方那人動作怪異,舉止不像道門正統。也不知世家從哪裡找來的。
場下喧譁不絕,武人中有不少都參加過各地的齋醮法會,豈不知這玩意兒簡直像是民間野道坑蒙拐騙,彷彿被糊弄了一般,叫罵聲譁然。
法臺前,假道士還在跳大神,念著東拼西湊的禱文,本來上臺前背記了幾篇在腦海,但背後聲浪陣陣,讓他兩股戰戰驚悸不已,好似上百道冰冷視線紮在身上一樣,胡亂編了些,只想趕緊搞定。
“呃、啊、哦哦……”
正叫著,噗嗤一聲響起。
假道士只覺手臂一涼,定睛看去直讓得神魂都驚顫,卻是一柄寒芒鐵劍插在身前不遠,肩臂上掠出一絲淺淺血線。
“還不滾!!”
如雷貫耳,有高人出手,赫然是一位中年道士,扎著道髻,身披青袍的他雙目怒視,寒霜滿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