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假道士(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今城中放出的訊息不外乎引來那些重視仙家傳承的人,更多是面向錦州以東以北兩地,這些地方在福地出世時半點收穫都沒撈到。
將靈藥作為彩頭,就是要讓他們動起來。不止他們的後輩,或許老梆子們本身也被人盯上。
“仙藥……”
持刀男子心下思忖,越想越是覺得這東西出現的過於隨意……彷彿被隨手扔下的無用廢物。
搖了搖頭,或許是他想太多,又或者這些靈藥真的關乎未來仙人傳承大事,無論是吞服過藥草,還是中途執掌過一段時間,很可能成為以後某些機遇的條件。
事實上有這種想法不止他一人,西州當地可有成千上萬,不過廣庸府有一位與真武山等大派道觀有所牽連的真修存世庇護,加上當地勢力在福地消逝後第一時間就將近百株靈藥分送出去。
如此一來縱然外地過江龍想要強逼索取,也得考量下有無面對整個西州武林的底氣。
“能捨得送出如此多的靈藥,推動決定的人想來非等閒之輩。”
念頭紛亂,很快收回心底,前方起了呼聲,持刀男子與壯漢一齊看去,原來是一位中年站上了擂臺。
不遠處,有齋醮儀科所需器具被佈置在側,只是相對前方廣闊的擂臺而言顯得簡單小巧許多。彷彿已經告訴在場眾人這場法會與平常所知的齋醮有別,重點從來不是所謂的論道與舉齋吟誦。
“頂著齋醮名頭,辦的比武大會,洛城這幾家可真想的出來!”
雖早有預料,但真當掀開一切赤果果呈現眼前時,附近為齋醮法會而來的道門眾人仍舊心中升起不滿。
要比武直接弄個比武大會就是,何必像如今這樣。
“哼!如此齋醮,簡直是有辱十方諸聖道君!”
所謂十方,指在洛城一開始的傳揚中包括在內的本地數十位供奉道君,不過此刻再看那科儀法臺,法器寥寥無幾,顯然對此談不上重視。
蔣勤安與嶽海平好似一滴水滴落在人海中,躲在一邊默默看著。
他們本來不打算出來,不過最後架不住對十方法會的好奇,同時也想要找些道友論論道,故而還是找了過來。
“不知陳道友在哪兒。”
“這等盛事,他應該不會錯過,估計就在眼前人山人海中與我等一樣等候著。”
嶽海平回了句,繼續張望,很快眼前一亮,發現一群穿著不同樣式道袍的道人聚在遠處建築下。
“這可不一定,陳道友是個喜好清淨自在的,此地人多眼雜、嘈雜吵鬧,說不定在看到最近的亂象後他直接就不來了。”
蔣勤安還在為陳嶼那一身恬淡出塵氣質豔羨,只道是久居山野、餐風飲露修持而出,卻不想手邊一陣力氣傳來,被師兄拉著向邊上走去。
“想那麼多做甚,看,那些應該是錦州附近的道門人物,現在法會還沒開始,先去打聽下本地道門情況,順帶還能聊聊道學經義。”
順著嶽海平指去的方向,被打斷思緒的蔣勤安看見男男女女十一二人,坤道在西南可不多見,許是習俗與風氣關係,女子少有出家拜入道門的,海雲觀數代下來走出的坤道甚至不足雙手之數。
眼前卻是五六位,且其中三人衣著服飾相近,道袍素白清雅,邊緣繪了青竹與雲雀,襯托得仙姿飄渺。
兩人走到近前,只聽到幾人正說到此次的法會諸事,言辭間隱約顯露些許對於洛城幾大家族頂著齋醮名頭大搞比武的怨念。
見得蔣勤安兩人走近,十幾對目光在他們身上的青黑道袍上流轉,注視衣袂邊角一朵海中雲月圖繪時稍作停留,旋即收回了視線。
“各位道友,貧道海雲觀守正。這是我師弟守清,我二人從外州來,遊歷至錦州本地,途中聽聞十方法會之事這才趕來共襄盛舉,聽聽高道們的指教。”
帶著蔣勤安見過禮後,嶽海平先自然而然將兩人的來歷身份道出,再引出錦州幾方較為出名的道派,適當表露一些敬仰與憧憬,最後化用道聽途說的故事將話頭開啟,等面前幾位道人面色平緩放下戒備後,這才開始攀談。
蔣道士在一旁看著自家師兄長袖善舞模樣,倒不覺驚訝,在路上對方早有這方面的表現,兩人雖師出同門,但個性卻天差地別。
“原來守正道友竟是從西州而來?”
“可曾聽聞仙人靈藥,似乎就是從西州流傳出的。”
“敢問守正道友,那仙家福地之說是真是假?”
不一會兒,始終掛著淡淡溫和笑意的嶽海平就與幾人相談甚歡,一如當初剛見到陳嶼時一樣,從這位年輕道士口中總有說不完的話題。
偏生還都是天南地北引人生趣,難以視若無睹的。
同時蔣勤安也在默默看著,心頭記下了這群道人透露出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