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0章 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嘛~(第1/3頁)
章節報錯
恭敬的拜別母親,走在長信殿前往長樂宮西宮門的宮道之上,劉盈只覺一陣心曠神怡。
——曾幾何時,‘如何和老孃和平共處’,被劉盈當做皇帝生涯的唯一考驗。
尤其是前世那段黑暗的歲月,一度讓劉盈下定決心:這一世,一定不能重蹈前世覆轍!
為了不再如前世那般,成為一個寫做‘天子’,讀作‘孩童’的泥塑雕像橡皮擦,劉盈更是曾有過‘必要時刻,從老孃手中奪權’的天真想法。
而現在,回憶起那段天真爛漫的時刻,劉盈確只覺得一陣好笑。
“從呂雉手中奪權······”
“嘿!”
“也虧朕想得出來?”
自嘲的笑著搖了搖頭,劉盈不由得停下腳步,回身望向身後的長信殿,眉宇間,只一片輕鬆淡然。
——縱觀華夏數千年青史,能從呂雉手中順利奪權的,能有幾人?
商、周兩朝的幾位聖王,或許可以;
祖龍嬴政,也沒準能做到;
後世之明君雄主,如李世民、趙匡胤、朱重八等,應該也具備這樣的能力。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這份‘有能力和漢高後呂雉掰掰手腕’的名單上,絕對不可能出現劉盈的名字。
開什麼玩笑!
呂雉,可是連漢太祖高皇帝劉邦,都要退讓三分,甚至束手無策的人物!
連身為丈夫的劉邦,都搞不定呂雉這個青史罕見的女強人,更何況身為兒子的劉盈?
對於‘朕絕對鬥不過母后’的現實,劉盈也早就有了明確的認知。
而如今的狀況,無疑是對劉盈而言,最為理想的一種結果。
——誰說皇帝,就非要鬥得過天下所有人?
——誰規定太后,就不能比皇帝強上百八十條街??
有一個手腕老辣、政治水準優秀,能獨自保證朝堂安穩的太后,分明是朝堂、社稷,乃至於天下之幸!
更何況這‘幸’,恰恰是劉盈的母親所帶來,且劉盈,是太后呂雉唯一的兒子······
“呼~”
“便是前世,母后又有什麼錯呢?”
“不過是希望朕出息一點,好安心些罷了······”
滿是感懷的發出一聲短嘆,劉盈再次踏上了前往宮門的道路,嘴角之上,也不由噙起一抹輕鬆地笑容。
作為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劉盈清楚地明白,何謂‘一山不容二虎’;
但劉盈也同樣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絕不適用於一條壯年母虎,和一隻‘還沒斷奶’的乳虎上。
就如同後世人常說起的那句笑談: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這‘一公一母’,自也可以是‘一母、一子’。
對老孃再也沒有的疑慮,也終如願得以親政,劉盈卻也沒有飄飄然,而是踏踏實實的將心緒,轉移到了眼下的諸般事務之上。
如此番,吳王劉濞‘抱怨少府米貴’之事。
適才長信殿,劉盈在與母親的交談過程中,只提到了‘少府為什麼要對關東差別對待’‘為什麼要高價售米往關東’,卻並沒有提到此番,吳王劉濞抱怨少府的真實意圖。
——荊地銅礦!
早自幾百上千年時起,荊楚、吳越之地,便以盛產優質銅礦,以及精良的青銅器械、兵刃而聞名於天下。
後世聞名遐邇的上古之兵:春秋越王勾踐劍,以及只聞其名、不見其形的‘神話兵器’干將、莫邪二劍,皆是產自吳越鑄劍師之手。
吳越、荊楚,尤其是越地,之所以能憑藉‘精良的刀劍冶造技術’而聞名天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春秋時期的越地,能夠輕鬆獲取足夠多的銅礦,來作為鑄劍原料。
而當我們翻開地圖,便不難發現:春秋時期的吳、越等地,恰恰就是如今漢室的荊地,或者應該說是‘吳國’境內。
所以,即便對歷史並沒有太大瞭解,劉盈也能輕鬆地知道:如今的吳國,可謂是銅礦、銅山貶低,且開採難度絕對不會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