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4章 文、武皆考(第2/4頁)
章節報錯
碰到一些棘手的宗親事件,就更沒法肆無忌憚的處理了。
所以,以楚王太子劉郢客來擔任宗正,就成為了太后呂雉、天子劉盈的一致選擇。
從輩分上來看來看,劉郢客與劉盈同輩,與關東大多數宗親諸侯,也都是平輩;
但從‘德行’方面來看,劉郢客卻是絕對沒有辜負乃父——楚王劉交的好名聲!
再者,便是劉郢客雖然和劉盈這一代,也就是劉氏二代宗親平輩,但已然年過四十,儼然已是一個小老頭。
——畢竟劉交,不是太祖劉邦~
像劉邦那樣四十好幾才娶妻,四十大幾才生兒子的人,在這個時代不能說沒有,但也是少之又少。
所以由劉郢客來做宗正,便是極為合適的安排了。
當然,以劉郢客為宗正,也還有一個隱患:身為兒子的劉郢客,根本管不到自己的老爹劉交;
不過好在劉交,也絕對不是值得劉盈去操心的紈絝宗親,這點隱患,自然也就被劉盈無視了。
除了宗正,其他位置,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連九卿之首的內史,劉盈都‘矮子裡面拔將軍’了,那其他的空缺,顯然也是照著這個來;
比如呂雉的老熟人審食其,便被劉盈安了個典客的職務,權當是對呂氏外戚的補償;
其他幾個位置,也都從開國元勳中,找了幾個勉強看得過去的,先把位置佔住再說。
至於以後,再根據現實情況,逐個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便是。
劉盈還年輕,有的是時間調整。
但人才的斷檔,尤其是高階官員的缺失,卻也是讓劉盈有些擔憂了起來。
“考舉······”
“嗯······”
坐在返回未央宮的御輦之上,劉盈的眉頭,也不由再次皺起了些。
若說那句‘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中,守天下究竟難在什麼地方,那無疑,便是從武夫當道,到文官治國的轉變了。
當然,作為華夏曆史上,以‘武德充沛’而聞名的劉漢,文官再‘文’,也不可能是純文官;
尤其是如今朝堂之上,‘非徹侯不能為相’,乃至是‘非徹侯不能為公、卿’的政治潛規則下,沒在軍隊混過的純文官,也是絕對不可能躋身於決策層的。
但饒是如此,在渡過開國之後的十幾年,逐漸迎來和平發展期的當下,官員組成由‘武’逐漸向‘文’傾斜,卻也是無法避免的。
道理再簡單不過;
——開國前後,官員的選拔方式,就是看武勳!
誰武勳高,誰做大官;誰武勳低,誰就在後面排隊!
這樣的官員選拔、任命方式,在短期內自然是最為輕鬆、最具價效比;
再加上漢初這批開國元勳的整體質量,實在是有些高到令人髮指,便也使得這種理論上荒謬至極的選拔、任命方式,在漢室卻根本沒惹出什麼亂子。
甚至非但沒惹出什麼亂子,還造就了接連好幾位名垂青史的賢臣、賢相!
但在開國之後,尤其是在這批開國元勳逐漸老去之後,官員的選拔、任命,又該透過什麼方式呢?
武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