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箕準鄭重其事的一語,便如同投進湖中的巨石,一時間,讓整個長信殿,都陷入一陣季動!

——朝鮮王!

——活著的朝鮮王!

——活著的子姓殷商王族,箕子胥餘五十七世孫!

單就是箕準的來頭,便足矣讓此刻,聚集在長信殿內的漢家朝臣,生出一種見證歷史的神奇感覺!

尤其是御階之上,正端坐呂雉身側的劉盈,更是童孔不由一縮,望向箕準的目光中,頃刻間便帶上了一抹欽佩。

——要知道現如今,朝鮮半島和漢室直接接壤的部分,完完全全都是箕子朝鮮的的領土!

而在箕子朝鮮滅亡,由衛滿建立的‘衛氏朝鮮’取而代之的當下,朝鮮半島與漢室接通的所有陸路,都完全處於衛滿的掌控之下!

換而言之:除了衛滿派出的使者,是從本國領土直接進入漢室外,其餘的人,即辰韓、弁韓使者,包括箕準,都是要借道箕子朝鮮,也就是如今的‘衛氏朝鮮’的。

這就好比漢室為了聯絡歐羅巴,就需要借道匈奴一樣——壓根就沒有成功的道理!

可即便如此,辰、弁二韓派出的王子,以及箕準本人組成的‘鳴冤’團,還是歷經千辛萬苦,從朝鮮半島南半部,來到了漢都長安。

雖然這其中,必然有衛滿恐懼漢室,所以不敢輕易對辰、弁二韓,以及箕準使者動手的因素,但箕準親自來到長安,也還是讓劉盈感到由衷的欽佩。

只不過,那一抹欽佩,只在劉盈眉宇間轉瞬即逝。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若有似無的親和,以及令人莫名臣服的漢皇威儀······

“朝鮮君即親來,不妨直言己之冤屈。”

輕描澹寫的一語,劉盈便算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箕氏自立為朝鮮王,漢室,是不認的;漢室只承認箕氏,是周室分封的朝鮮君。

作為華夏正統政權的掌控者,劉盈原則上原以為箕準的‘箕子朝鮮’做主,但必須是以‘箕準為五十八世朝鮮君,而非五十八世朝鮮王’為前提。

反應過來劉盈的用意,殿內百官朝臣也趕忙將面上驚詫之色一臉,望向箕準的目光中,只陡然帶上了一抹善意。

——一股絕對強者,看向絕對弱者的善意。

聽聞劉盈此言,箕準卻沒有展露出絲毫怪異,只目不斜視的抬起頭,緩緩朝劉盈跪了下來。

“殷商王族!子姓箕氏之後!”

“箕子朝鮮五十八世主!”

“漢朝鮮君箕準!

!”

“參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