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張新疑惑,蔡德隆在旁邊解釋一句。

想了想張新覺的沒必要死磕,否則只會招來更多敵人,如果把戰鬥機吸引過來,或者等他們調來重炮,得不嘗失。

“派個人去對面,讓他們退回去,我們撤走,守這個破地方沒有一點好處。”

蔡得隆表情不解,“為什麼還要打招呼,我們相互掩護撤退不就完事了嗎?”

張新沒法跟他解釋,因為任務要求擋住共和派軍隊的進攻。

主動撤退等於放棄會務。

“讓他們先撤。”張新不作解釋,命令道,“去執行,順便索要一些糧食。”

蔡德隆應是。

...

亞當·萊文。

這是駐聖米良鎮共和派軍隊的最高指揮官的名字,職務是一名旅長。

就像蔡德隆猜測的那樣,他得到上級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聖米良大鐵橋。

此刻他正在戰場後方和三名參謀想辦法如何攻下被敵人佔領的聖米良。

看了半天地圖,四人心裡直嘆氣。

聖米良大橋之所以修在此處,是因為周邊地勢平坦,容易施工,結果導致這處地方根本無險可守,無險可用。

在開闊地作戰,一般拼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偏偏敵人有一種威力巨大、射程極遠的重機槍。

彈徑3.5厘米,確實——巨大;射程7000米,也確實很遠。

這時一個小兵氣喘吁吁小跑進來,“亞當將軍,對方派人來和談。”

...

很快亞當·萊文便見到來和談的人。

是一個黃面板少年,看上去好像只有十幾歲,心裡想:‘就是這群人打敗了我們嗎?’

少年雙腿貼大腿兩側,上身彎了彎,“亞當將軍好。”

開口是不太流暢的西斑牙語,扮演小本子是認真的。

少年又道:“我們將軍理解貴軍有不得不重新佔領聖米良大橋的理由,考慮到同為軍人不容易,我們打算有條件撤退,為你們提供便利。”

“???”

亞當·萊文滿頭黑人問號,如瀑布一般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