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敵方使者離開,亞當·萊文看向另外三名參謀。

發現他們和自己一樣,眼興滿是興奮光茫。

一名參謀道,“將軍,對方估記是沒子彈了,所以才會說出這麼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也是這麼想的!”亞當·萊文又手擊在一起,“壓上最後的力兵、後勤、文員、軍官統統都有,全面發起進攻!”

當共和派軍隊又發起一波聲勢更加浩大的進攻時,張新立馬想通明白其中原由,氣罵人心不古,好心當驢肝肺!

然而,對方總共才三千守軍,經過幾輪折騰其實已經所剩不多,最後大概只有六七百人發起衝鋒。

根本不夠喂子彈。

又打了一小時,共和派軍隊被全滅。

同時傳來任務提示完成,獲得第二代挖掘機制造技術。

打掃戰場是件開心的事情,能開走的輕裝甲車、汽車、摩托、工具、物資、油料、糧食,統統搬回營地。

許多好東西,對於不富欲的新營地來說,直接暴富兩倍。

有用的東西打掃完,蔡德隆還想搬報廢的坦克、汽車,說是送回爪哇大本營的鋼廠裡回爐重造。

被張新制止,楠榜省有鐵礦,不需要萬里條條往家裡送,何況運輸這些東西並不容易。

有那功夫不如練練體能。

一直忙到傍晚,蔡德隆在千尋的帳篷裡找到張新問,“東家,2500名意呆利人怎麼辦?”

張新摩擦著下巴,按理說兩家是友軍,扣著他們是不對的,可放走這些‘人才’又不甘心。

畢竟是2500人呢,數量頗多的一支生力軍。

“有沒有辦法拿到他們的指揮權?”張新試著問。

“我們和日爾曼高層有聯絡,如果他們同意,就沒問題。”

“儘快去辦,”張新道,“這些人留著或許有用。”

兩天後。

比預想中更容易,不僅成功拿到2500意呆利士兵的指揮權。

日爾曼人還大方地又把另一支旅3500人的意呆利軍隊交給蔡德隆指揮。

並且由佛朗哥供養一萬人的每日所需食物和每月薪水,不用張新另外掏錢。

很明顯,日爾曼人對意呆利人的指揮藝術同樣深感懷疑。

這麼多好處砸下來,自然不是白給,代價是守住聖米良鎮。

諷刺的是聖米良鎮現在處於無人看守狀態。

佛朗哥的叛軍看重它、共和派軍隊也看重它,張新卻棄之如敝屣。

屁股決定腦袋,對於張新來說練兵可以,團滅不行,沒必要為老外拼盡一切。

之所以答應,是因為利益足夠厚,潰兵2500,加新增3500,直接增加6000人,等於是爆兵。

關健是人家還包吃包住包武器,張新卻拿著這些人的管理權和指揮權。

有初級語言蠱惑技能加身,這些都是碟子裡的小菜,張新自然極其心動。

擔心這些人掉鏈子,張新把兩軍進行融合,重新進行分班分排。

而且絕不讓意呆利人當官軍,那怕是伙伕長也不行,把原來的連長以上軍官統統分配去養豬、種地、伐木。

這事引起部分散漫慣了的意呆利人強烈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