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成攜慕華文錦疾步進宮,行於天街之上,青磚鋪地,白玉雕欄,穿行其間,彷彿置身天宮廣寒。

兩行鮮衣甲士,昂首挺胸,顧盼自雄,釘子般站立兩旁,如蛟龍躍天,從宮門一直延申到丹墀;宮牆內外,殿宇之間,甲兵密佈,矛戈如林;時有巡哨衛隊,無聲穿行。

人行天街之上,頓生渺小之感,仰望巍巍宮闕,陡生慄慄之心。

宇文化成不住叮囑:“謹言,慎行,多磕頭,勿失儀。”

文錦笑道:“義父已叮囑數遍,文錦都記下了。”

宇文化成倒覺奇怪:“你首次面君,為何不懼,倒似歸家一般。“

文錦低聲調侃:“義父非荊軻,皇上非秦王,我非秦舞陽。“

宇文化成立即訓斥:“休得胡言!“

順著玉階,升上丹墀,平臺之上,兩陣輕車都尉,腰懸御賜寶劍,手執緞帶長戈,黑盔黑甲,紅纓紅緞,肅立金殿門前。

宦官早已守候於此,小聲說道:“低頭,隨我來。” 領他們至大殿中央。

二人俯身,三跪九叩,高呼萬歲。

沉寂無聲,沒有回應,二人均感重壓於身。

良久,文錦輕輕抬頭,卻見團龍寶座之上,竟空無一人,不禁心中詫異。

“皇上駕到!”

殿外響起宦官尖利的聲音,文錦方知,剛才竟對著空座,俯首稱臣。

天周皇帝戴冕旒之冠,穿九龍之袍,靴聲橐橐,緩緩升座。

文錦偷瞄一眼,竟與皇帝目光對視,忙收回目光,將身子俯得更低,心中暗想,皇上年過半百,赫赫威儀之下,竟有幾分慈祥。

“你是慕華文錦?慕華彥之子?慕華博之侄?” 皇帝終於開口,二人方輕輕出了一口氣。

“回陛下,臣正是。”

“你父當年伏誅,你作何想?”

宇文化成心中暗驚,這誅心之語,毫無餘地,文錦初次面君,如何應對?

“回陛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父輩自有其應得之命。” 文錦緩緩答道。

宇文化成稍覺心安,不議父親之罪,不生怨恨之心,不自輕自賤,不向隅而泣,此回答可謂恰當。

卻聽他又說道:“文錦生於大朔之土,便沐浴皇恩,長於義父之家,知三綱人倫。若入朝為臣,必肝腦塗地,報效皇上之恩。”

宇文化成大感詫異,這並非自己所教奏對之詞,卻更加貼切得體。

果然,皇帝臉上露出了難得的微笑:“你撮爾小吏,本不需朕親自召見,然皇三子對你舉薦有加,朕倒想考較一番,你此番以前將軍之名,前去練兵,有何打算?”

“回陛下,首要之務,讓士卒仰體皇恩,臣所練之軍,當如皇上五指,剛勁靈動,運用自如,攻如利矛,守則堅盾,一腔熱血,唯皇上一人之令而行。”

天周帝哈哈大笑,聲振殿宇:“朕要的就是這句靈動如五指,朕將八千子弟交與你,那便是朕的狼賁鐵騎,朕之鷹犬爪牙,自然唯朕一人之令而行,你將如何練之?“

“訓之如嚴父,愛之如慈母。“ 文錦胸有成竹。

“甚好,你此一去,便是將軍加身,慕華彥有子如此,也當含笑九泉,你年紀尚輕,望好自為之,宇文愛卿!“

“臣在!”

“卿收留慕華彥之子,為朕獻一良將,甚慰朕心,你回府代朕賜酒一杯與他,卿等退下吧。“

二人謝恩,起身,退出大殿。

文錦道:“義父先回,文錦還有些許小事,去去便回。“

宇文化成叮囑:“早早來府,皇命不可違,義父今晚設水酒一杯,為你作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