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錦出宮,打馬至三皇子府,於府門之外,單膝下跪,左手扶劍,右手平胸,望門而拜,門吏不明所以,見其執禮甚恭,忙上前詢問。

文錦這才起身,對門吏道:“請轉告三殿下,就說慕華文錦望門叩拜。“

言罷,打馬而去。

路過“三晉老店”,聞見青梅鱖魚的霸王香氣,想起那日與豹兄、燕子一起享用美食,不禁心中酸楚。

雖已將軍加身,無她在側,了無意氣。

晚上在宇文府吃完酒,回到連升酒家,已是夜深,房中竟有人相候,卻是拓巴睿,文錦心中疑惑,便問:“將軍去邊關查勘地形,尚未出發嗎?”

拓巴睿笑道:“在下要先為將軍賀、為將軍喜,我明日出發。”

文錦叮囑道:“將軍宜仔細查勘,流向、水深、流速、澗落,棧道寬窄、木質朽實、負重幾許、等等,若能繪製成圖,編撰成冊,便最好不過。”

拓巴睿正容道:“何須將軍點撥,在下自有曲處,此何等大事,我豈敢大意,太尉府也派出大批匠人、參軍隨我前往,確保萬無一失。”

言罷,方正色道:“我此行乃代三殿下祝賀將軍,你金殿奏對、王府叩拜,三殿下均已知曉,甚是滿意。”

文錦道:“謝三殿下心意。”

“飲馬峪一戰,我已知將軍之能,願與將軍同輔三殿下。” 拓巴睿說道。

文錦也道:“請轉告三殿下,文錦心中有數。“

拓巴睿笑笑:“三殿下並無異志,唯願輔佐太子,為一代賢王而已。“

文錦徐徐道:“人無打虎之心,虎有傷人之意,朝中局勢,錯綜複雜,雖無非分之想,當有非分之備。“

拓巴睿肅然說道:“將軍思謀周詳,非睿可比,我朝制度,皇子不可交通大臣,我為三殿下家臣,一定轉告,敢問將軍,何為非分之備。“

“你我便是。“ 文錦輕輕說道。

拓巴睿愣住,許久方道:“睿知之也。“

乾冷的早晨,文錦獨自騎馬前去西大營,以前將軍之名練兵。

北風割臉,雪不成片,粗鹽似的打在臉上,如鐵砂磨皮一般,天寒地凍,稍減心中痛楚,只是於路感慨:若豹兄、順兒、可風皆在,上陣親兄弟,何其快哉!

身後馬蹄聲響,一人一騎快馬追上,竟是拓巴原鄉,文錦心中一暖,他雖是拓巴升之子,也算半個兄弟,便笑道:“你騎馬之術,倒是長進不少。“

原鄉笑答:“飲馬裕回來之後,我便苦練騎馬,終可與兄並轡。“

文錦便問:“你有何事?“

“與你同去練兵。“

文錦驚問:“為何?你不在平城享福,為何吃這番苦。“

原鄉笑道:“夜夜笙歌,想唱便唱,厭倦至極,原鄉也想學學錦郎,將軍加身,丈夫意氣,異日與兄同往邊關,醇酒美婦,醉臥沙場,何其雄也。“

文錦哈哈大笑:“你讀古人之書,中毒深也,軍營之中,何來美婦,再則,我練軍,首要之事便是禁酒,如何醉臥。“

原鄉也笑道:“無論如何,我跟定你就是了。“

文錦嘆了口氣:“也罷,你就做我中軍主簿,校尉之銜,如何?“

原鄉大喜:“謝將軍提攜。“

文錦又問:“我有一事相托,原鄉可肯相助?“

原鄉笑道:“必是宇文燕之事,但說無妨。“

“原鄉聰慧,一點便透,燕子喜吃鱖魚,我欲傳遞進去,執勤之羽翎,皆你父親部屬,可否通融。“

原鄉呲牙:“此事不易,若被拿住,罪過大了,容我徐徐圖之。“

午時,西大營便至,營門早有四名校尉躬身迎候,為首一人,身形魁梧,相貌遒勁,大聲說道:“我等四人,皆領軍校尉,我叫伍國定,將軍有事,傳呼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