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惡意(第1/3頁)
章節報錯
黃昏時分,黑雲壓頂,昏黃的天空死氣沉沉,文錦騎馬來到宇文府,雪擁蘭關馬不前,拔劍四顧心茫然,府門依舊,物是人非。
他翻身下馬,直奔書房,宇文化成下朝歸來,正於書房枯坐,見他前來,欣喜之下,竟至哽咽。
文錦也哽咽不已,打躬問安後,方道:“義父日前所說,原州城下,太子久攻不克,文錦與可風計議良久,有些許想頭,想當面稟知義父。”
宇文化成大喜,兩眼放光:“快講!”
“我方與宴軍,焦灼於原州城下,其實益處不大,原州雖是名城大邑,卻地處平原開闊之處,難守難功,攻守雙方均需重兵絞殺;即便奪下,對方勢必死命奪回。且原州至宴國都城,於路皆是軍事重鎮,難以揮軍直撲。”
宇文化成疑惑不解:“依你所見呢?”
文錦方展開隨身所帶圖志,緩緩說道:“這是我與可風,詳解邊境地理形勢,手繪而成的地形圖,義父請向北看,百里之外,有一雲棲關,地處叢山關隘,易守難攻,防守甚薄,若派輕騎突襲,一夜可至,一日而下。若此關在手,進可從側翼直取宴國腹地,再回擊原州,則原州兩面受敵,退則旋踵而至我國境內,可謂進退有據,攻防有序。”
宇文化成狐疑地看著圖志盯視良久,最後不屑地說道:“果真如此,燕王慕華孤豈能不知?宴國謀臣如雲,良將如雨,豈能不知?拓巴忍久居邊關,與宴軍對峙多年,豈能不知?你叔父慕華博隨軍多年,熟知兵法,豈能不知?”
文錦謙遜一笑:“義父所言極是,我之所以時至今日方向義父建言,所慮者,正在於此,昨日方恍然大悟。”
宇文化成驚問:“為何?”
“糧道!雲棲關地處高山峻嶺,行軍不易,運糧更不易,因此攻守雙方從未著眼於此。”
“那你說之何益?” 宇文化成不解。
文錦這才笑道:“文錦已有解決之道!雲棲關嶺下,有一條河,喚作靈水,可通舟楫,靈水上游,卻在我國境內,因此,糧草、士卒皆可經靈水而至雲棲關嶺下;靈水與雲棲關之間,危崖聳峙,高不可攀,此正是叔父與太子從未著眼於此的原因!
殊不知,危崖之上卻有古人所鑿棧道,年深月久,隱於野林枯木之下,世人並不知曉,若有善工之兵,十日可復,則士卒可攀,糧草可運。”
宇文化成大驚失色:“有這等事?”
文錦點頭:“確有其事,可風親自攀過,他必不欺我,為保萬無一失,義父可進諫皇上,派可靠之人親自踏勘,而後定奪。”
宇文化成倏然起身,以手加額:“如此,我得雲棲關之地利,宴軍失之也,我明日便稟知皇上。”
文錦也道:“事不宜遲。”
宇文化成便叮囑:“你明日此時,來府中聽我訊息,現在且去佛堂,給夫人問安,今晚陪義父共進晚餐。”
文錦到後堂之時,馮氏正於佛前打坐,文錦見面,納頭便拜,馮氏攬其入懷,哽咽不能成聲:“錦兒向來可好?”
文錦胸中酸熱:“文錦尚好,只是惦記義父與夫人。”
馮氏撫摸其背,驚問道:“為何穿著甚少,沒有棉衣嗎?”
文錦方笑道:“文錦體魄強健,不覺其冷。” 又撫慰馮氏:“豹兄並未遠離,就在京師附近,他一切安好,我們常通音訊,夫人不必憂心。”
馮氏垂淚不語,良久方問:“可風何不一起前來?”
文錦笑道:“可風與人看家護院,掙些許酬勞。”
馮氏大驚:“何須如此,若短缺銀錢,娘尚有積蓄。”
文錦便道:“我為督軍校尉,自有薪俸之資,只是月底,稍有不繼。”
馮氏便要掏錢與他,文錦婉拒:“娘,如此甚好,若衣食無憂,怕消磨意氣。” 他長嘆一聲,又道:“燕子日夜不喜,我何忍錦衣玉食。”
馮氏心中酸楚,掩面而泣。
默然良久,文錦又問:“她可安好?”
馮氏嘆道:“尚好,每月逢一,便率女官,向父母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