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國產手機的現狀(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可是網際網路草莽時代,原本這所電科技學院是可以為川南省,乃至為全國培養出一大批網際網路IT人才的。
而現在問題的核心就在於職工安置問題。
之前的力能電池,人事臃腫是一大包袱,現在改制後的力能電池已經不需要這麼多職工了。而出資方臨水臨水奇領科技肯定是不會負責任的,他們甚至抱著全部下崗再招的想法,這樣一來,大換血後的力能電池也就不會再有歷史遺留問題,他們也就能輕鬆上陣了。
而臨水巿裡也不想背上這個包袱,大家都一直認為多出來的這些職工下崗,自尋出路是最好的安排。
但是,安置費又是一大問題。
事實上,解決方案,夏遠早就想好,很簡單啊,那就是不下崗嘛。
現在手機行業那麼火爆,而力能電池就是電池出身的,可以像比亞迪學習啊,代工手機電池啊,對專注電池領域的力能來說,技術壁壘很容易就達到了。
據相關資料顯示,預計到年底國內手機將超過2億部,業內專家預測,2003年手機市場還將新增五千至六千萬客戶。以每部手機平均2000元的價格估算,明年的手機市場容量將超過1000億元。
這不是撿錢是什麼?
而現階段又是國產手機蓬勃發展階段。
今年可以說是一道手機行業的分水嶺了,今年之前,國內手機市場的主流力量是摩托羅拉、諾基亞和愛立信三大巨頭形成的“三駕馬車”。而變化是來源於愛立信放棄獨立手機品牌開始的。
愛立信留下的空間,迅速讓國產手機見縫插針,使得整個手機市場格局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一直臥薪嚐膽卻苦於沒有機會的國產手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今年以來,國產手機品牌如雨後春筍,一下子就冒出來30多個品牌,上百種產品,來瓜分國內手機市場這塊“乳酪”。
在各路英豪中,既有像TCL這樣在國內市場根深蒂固的消費電子企業,也有像聯想一樣的IT巨頭。同時,聯通CDMA網的開通還把像大唐、中興、東信燈電信廠商捲入了國產手機市場。
民間資本,家電巨頭更是聞腥而至。
事實上,推動手機市場格局發生劇變的真正力量是手機產業的遊戲規則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在之前,一家手機廠商幾乎要做到全部價值鏈中的所有環節,包括【ID、MD、HW、SW、PM、Sourcing、QA。】
從生產、銷售到客戶服務,每個環節都能充分增值,形成極高的技術壁壘。因此,在國內乃至全球市場上,手機業務一直被“三駕馬車”為首的幾家公司壟斷。
然而隨著整個市場的逐漸成熟化,巨大的利益讓各類資本蜂擁而至,這個產業價值鏈開始分崩離析。
韓國及中國臺灣、內地湧現出了一大批設計商和代工廠,這些“小作坊”以較低的投入殺入手機市場,用俠客式的靈巧打法艱難地在手機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使得傳統手機廠商在招架中破綻頻出。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亂拳打死老師傅,就是這個理。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小作坊”不僅僅打亂了傳統廠商的計劃,還攪渾了這個龐大的市場,為後來的手機市場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