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秦昭與子非(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拜訪完楚懷瑾後,秦昭沒有再去找別人,現在他的處境比較敏感,在正式繼位之前,不適合過多蹚渾水。
不過即便如此,回到太子府時也已經天色漸晚,卻沒想到有一個意料之外的人前來投效。
“東海郡法家門徒子非?”秦昭先是一愣,之後神色驚喜。
“快請過來!”
隨即一轉念,“不,帶我去見他!”
雖然未曾見過此人,甚至之前都沒有聽說過他,但不妨礙秦昭知道這是個大才。
原因很簡單,大夏皇榜裡明晃晃的掛在第二的位置,只要他不瞎不傻,就知道這人絕不一般。
要知道,現在的子非既沒有名望,也沒有地位,都能有接近三千點的氣運,可想而知這人有多麼逆天了。
說句不好聽的,放在過去,那可是要被澹臺氏找機會搞死的存在!
況且就算沒有這層原因,單憑他出身東海郡法家,秦昭也必須跟這人搞好關係。
他需要一個切入點,去接觸法家一系。
作為當世顯學,可以說天下文人就算不曾加入法家,也至少學過相關的體系和理念。
若要建成【天下學宮】,並且名傳大夏,少不了這些人的宣傳。
到了側堂客廳,秦昭看著裡面身穿錦衣的俊秀青年,不由心中暗贊,好一個溫潤公子。
他叩門走入屋中,輕聲道:“有勞先生久等,我剛剛出去辦事了。”
見到秦昭親自前來,子非神色也有些驚訝,連忙行禮道:“學生東海郡法家子非,見過太子殿下。”
“先生不必多禮,不知此番來京見我卻是為何?”
“殿下,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法令與道德,何謂治國上策?”
“?”好傢伙,上來就是王炸,你這是準備要教我做事了?
也就是我知道你是個人才,你如果去了別處這麼說話怕是要被打。秦昭暗自吐槽。
不過他也清楚有才的人都喜歡搞這一套。無關謙虛與否,只是要找到同路人罷了。
若道不同,則不相為謀。
“自然是法令。”秦昭沒有猶豫,直言回答道。
子非聞言卻皺緊雙眉,似乎有些失望。
秦昭見狀有些奇怪,這人不是法家門徒嗎?怎麼我說這個他還一副不太高興的樣子。
“先生以為如何?”秦昭反問。
子非沒有猶豫,朗聲說道:
“為君者,目光應當著眼於天下,‘人治’方為上策。政通人和,才能從根本上消弭矛盾。一味濫行苛政,只是治標之策。
“我聽聞當今太子殿下,一向寬仁,今日所見,卻好像並非如此?”
說完之後,子非緊盯著秦昭雙眸,觀察著他的細微反應。
對方這一番話,秦昭其實是部分同意的,因為他也不認可現如今的嚴苛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