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丞相,別來無恙。”

秦昭看著眼前面如冠玉的中年男子,有些感慨。

這一路走來,終於到最後一步了。

“太子殿下說笑了。先皇故去,臣心中甚是憂怖。這幾日以來,輾轉反側,又怎會無恙。”楚懷瑾一臉嚴肅地說道。

“哦?丞相不是早就知道這件事了嗎?”

“殿下,我若是提前知道,怎麼會允許李福做出那等大逆不道之事!”他神色震驚,似乎秦昭這番說詞讓人無法接受。

這卻是在扯謊了,連夏皇遺詔此時都在楚懷瑾這裡,他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件事!

夏皇就算當時情況再怎麼危急,也不可能一點反應時間都沒有。

“哦?這樣說的話,當初李福假傳父皇旨意,你為何不去阻止?丞相是可以對皇帝詔書提出質疑的吧。”

“唉。”楚懷瑾苦笑一聲,“我當時只以為陛下想要召回殿下,稍作懲處,哪裡會想到事態如此嚴重。”

秦昭聞言點了點頭,知道對方這是不打算承認了。

他面容忽然嚴厲起來,雙目如電死死盯著楚懷瑾,厲聲喝道:“父皇身故,你身為丞相卻不曾知曉,可對得起這丞相之職?!”

楚懷瑾沉默不語。

矯詔之罪絕不能認。如此一來,這失察之責卻是避無可避了,但罪過起碼小一些。

這就是楚懷瑾的想法,棄車保帥。

“我也知道,丞相時常憂思國事,自從大夏一統人族以來,你鞠躬盡瘁,出了不少的力。”秦昭語氣緩和下來,繼續說著。

“如今大夏不比以往。領土廣闊,子民眾多,丞相一職又事務繁忙,難免會有疏漏。但這次你實在太過失職,不懲處實在難以平天下人悠悠眾口啊。”

楚懷瑾依然沒有說話,心知要到攤牌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分割權利罷了,”他在心中微嘲,“那又能如何,只要三公之位在手,一時起落又有何妨?”

“我剛剛前去拜訪了御史大夫許巖,與他說了一些對大夏未來的構思。”秦昭沒有猜測此時楚懷瑾心中做何想法,因為沒有必要。

有了許巖背書,此時勝負已分。

聽到這話,楚懷瑾心中微驚,但還算淡定。

許巖也是三公之一。如果秦昭要動這一塊,他老人家也不會同意的。

“我的想法是廢除三公制度,他是認可的。”

“什麼?!”楚懷瑾失聲道。

他這次沒法淡定了。廢除三公制度,這怎麼行!

“許巖同意了?!”

“不錯。”秦昭點了點頭,“你事後可以再去與他交流,我沒有必要騙你。”

楚懷瑾蹙緊眉頭,這不可能啊。

“廢除三公,朝堂如何?官員如何?”他緊盯著秦昭雙目,想看透這位年輕的太子殿下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

但秦昭面如平湖不起波瀾,自始至終都未有過什麼變化。

他現在才明白,自己終究小看了這個年輕人。

短短三年多的時間,這人已經變得與自己記憶中完全不同了。

“楚丞相,我此舉並非是有意針對你。”秦昭語氣溫和地出言解釋著。

“三公雖然不再,但我欲設立中書省,下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由你擔任中書令。說來慚愧,這麼算來,其實以後需要勞煩你操心的事情恐怕更多了。”

楚懷瑾雙目眯起,這還不叫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