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昭帝聽聞此事後,面色自然也不再如方才那般冷肅,他立馬讓身邊的總管太監上前將文書拿來,接過後迫不及待的開啟看了看,上面果然清清楚楚的寫明瞭北狄、昭國、晟國之間弭兵百年,且互通有無的諸多條款,確實是昭國百姓之祉祚。

昭帝仔仔細細的看過之後,終於肯捨得對蘭松野說句誇獎之言:“嗯,做的不錯。”

群臣聽了這話之後也不禁大喜,昭帝既然能說出這樣的話,就證明那文書上的內容確實於國有利,是以所有人齊聲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嗯。起身吧。”這確實是喜事一樁,蘭松野立下大功,他身為君王,理應獎賞臣子,便問蘭松野:“松野,此事你辦的不錯,想要什麼賞賜?盡管開口便是。”

蘭松野這才站起,他雙膝跪的有些痛麻,卻無法用手去揉,只能垂首低眉道:“兒臣不敢,如父皇所言,兒臣被攣鞮貞元擄走乃是疏於防備,這才勞仁武軍冒險營救,故兒臣不敢用此盟約邀功,唯願父皇踵事增華,我朝洪祚綿長,才可消減兒臣心中愧疚之萬一。”

這話說得很漂亮,昭帝的心情難得愉悅了幾分:“真的不要賞賜?”

蘭松野猶豫了一會兒,然後才遲疑著開口:“父皇若是真的想賞,便賞給南將軍吧。”

為南重闕求賞?昭帝心裡雖然不喜,但面兒上卻未曾顯露絲毫不滿:“嗯,南愛卿營救有功,是該行賞。”

蘭松野卻道:“父皇,此次南將軍前往北狄,並不僅僅只救出了兒臣,他功不在此。”

功不在此?昭帝問南重闕:“南愛卿,松野此話何意啊?你還有何喜事未報?”

是啊,眾臣也納悶兒呢,蘭松野既然與北狄和晟國簽下了百年不起戰的盟約,而且沒有一份邊報傳回,那就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此去北狄營救蘭松野之時,並未與北狄起幹戈,既如此就不存在戰功,可南重闕一個武將,既無戰功,又何來其他功勳呢?

眾臣等著聽南重闕回稟,南重闕便寅恭道:“稟陛下,臣不敢言有功,但此事臣不敢隱瞞——便是在北狄期間,臣偶爾得到了半份突火槍的圖紙。”

什麼!此言一出,大殿上的所有官員皆為之又驚又喜。南將軍真的得到了突火槍的圖紙?即便是半份,只要他們自己琢磨,反複實驗,那不久之後,昭國便也能手握如此作戰利器,如此一來,北狄那幾只突火槍,不就成了癬疥之疾了!

昭帝也忍不住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面色隱隱激動:“愛卿所言可是真的?”

南重闕低垂著頭:“如此大事,臣自然不敢欺君。”

昭帝急問:“那還不快快將圖紙呈上!”

“陛下恕罪,因怕將圖紙帶回會被北狄人發現,故而臣將其記在了腦中,陛下若想一觀,臣可將其畫在紙上供陛下垂閱。”

昭帝便吩咐身旁的太監:“也好,快去,速速給南將軍準備紙筆。”

太監領了吩咐,立即搬來了桌案,筆墨紙硯也準備的一應俱全,南重闕席地而坐,開始專注的畫起突火槍的圖紙。

關於突火槍的營造之法,他早已爛熟於心,攣鞮貞元的那份圖紙比起他們自己琢磨出來的圖紙,只有幾處細節更為精良,其它地方可謂相差無幾,因此要他當場畫出,並不是什麼難事。

他在畫的時候,兩旁的其他官員忍不住踮起腳或伸長了脖子去看,昭帝便在此時問道:“愛卿是如何得到這圖紙的?可能確定此乃真的突火槍圖紙?”

南重闕一邊畫一邊應答:“回陛下,臣所記下的,卻乃北狄所營造的突火槍圖紙無疑。”

“父皇,”蘭松野插言:“還是兒臣來說吧。”他便將自己去到北狄之後發生的事情,半真半假的說了出來:“兒臣被攣鞮貞元帶到北狄之後,被其兄攣鞮經雲發現,他兄弟二人不合,攣鞮經雲一心想置攣鞮貞元於死地,因此在得知我與他回到北狄皇城的訊息之後,便派人將我二人抓到了宮中囚禁。

恰逢被抓時,兒臣的一個侍衛不在兒臣身邊,他便快馬加鞭去尋仁武軍營救,只是我那侍衛以為兒臣被攣鞮經雲關在了他的府上,因此南將軍便趁其不在府中之時,設法派人潛入其府宅,雖未能找到兒臣,卻偶然尋到了半份突火槍的圖紙。

因突火槍是北狄利器,為防被人竊取,因此圖紙都是分開存放的,所以南將軍只能記住了半份,剩下的那半份在何處並未尋得。”

“看來北狄之行甚是艱險啊。”昭帝沒有多疑,繼續問道:“那你方才所說,攣鞮經雲是如何死的?”

蘭松野繼續言道:“當日在昭京,攣鞮貞元派手下將梅擎霜的皇姐一併擄走,後來她也與兒臣一起被囚禁在了北狄宮中,是梅擎霜帶人前去營救的時候,親自射出一箭,將攣鞮經雲給射死了。”

當日他們離開昭京的時候,攣鞮貞元確實命令手下假意擄走梅馥霜,而梅擎霜也正是為了救她才離開昭京,如此一來他與蘭松野同去北狄之事,便不會引昭帝生疑。所以蘭松野前半句話說的是真的,至於後面的話,滿朝文武沒有一個知道真相的,就算有誰傳信去北狄求證,有攣鞮貞元在,蘭松野也不怕露出端倪。

“而且攣鞮貞元離開北狄期間,攣鞮經雲禍亂朝綱,將北狄可汗攣鞮宗興囚禁了數月,致使攣鞮宗興精神、身體皆大不如前,待攣鞮經雲死後,攣鞮宗興也萌生了退位之意,所以這份休戰盟約,便是攣鞮貞元代其父汗簽下的。”

過去幾個月在北狄的事情被他刪刪改改的說出來,聽上去竟毫無可疑之處,昭帝和眾朝臣這才知道他們在北狄所經歷的事情,除了慨嘆驚險之餘,一個個的也不禁在心中暗忖:先是大皇子簽下休戰盟約,南將軍又得到了半份突火槍的圖紙,這兩件事都能稱得上光前裕後之功,那麼今日過後,大皇子還會僅僅是一個連封號都沒有的皇子麼?南將軍呢,是更受陛下信賴,還是反會使陛下更為忌憚?

宸衷難測,此事實在不好揣摩。

蘭松野說話的期間,南重闕已經將他記住的圖紙畫了出來,而後由太監呈給了昭帝。只不過昭帝見後並未面露喜色,而是面無表情,讓人猜不透帝王此刻的心思。

因為北狄對突火槍極為珍視,將士們和朝廷的武將也只是在戰場上見過,北狄怕此殺敵利器被敵國所獲,因此即便是廢棄不用的突火槍,寧可毀掉,也堅決不肯讓其落在昭軍或晟軍手上,所以這份突火槍的圖紙,任誰去看,也看不出有沒有訛舛之處,畢竟是靠腦子記下來的,難保這其中不會有差錯。

蘭松野見昭帝抿唇不語,便主動言道:“父皇,如今圖紙在手,盡可派人拿著這半份圖紙去鑽研便是,早一日營造出突火槍,我朝戎政便可早一日增固。”

話是這麼說,可這事兒派誰去呢?若說朝野上下,最熟悉這突火槍的,便是與北狄交戰最多的人,那肯定是南重闕無疑,可昭帝會放心的將此事交給南重闕麼?昭帝本就怕南重闕擁兵自重,他若真的營造出了突火槍,那國中還有誰能抵抗仁武軍的威勢?

可若把此事派給別人,雖然有圖紙在手,但畢竟只是半份,只怕不能順利營造出突火槍,還會耗費不少財物。

而且鑽研營造突火槍一事,是不能在昭京進行的,一則昭京附近並無礦山,無法為營造突火槍提供條件,二來昭京內有客居的北狄人,若走漏了風聲,只怕會被北狄人知曉,然後將此訊息傳回北狄。

雖然三國已經簽下了盟約,可這半份圖紙畢竟是從北狄“偷”來的,故而此事絕對不能讓北狄知曉,他們也不會蠢到將未來百年的休和全部寄希望在這份盟約上。

故而說到此處,朝堂上的氣氛瞬間就變得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