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聽講(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聽講
說是要準備一下想要請教的問題, 可等範愚仔細思考過後卻發現,有府學的尊經閣在,他的疑問都有虛擬講授者可以解答, 這個機會反倒有些可有可無。
比起請教問題,還是聽先生講經更能吸引到他。
不同人的解讀各有不同,能夠聽見祁連先生治經多年的所得,於此時早已經牢記了內容的範愚而言,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也是至此, 他才又一次意識到了系統帶來的助力有多大。
求學從來不是一件易事, 不少先達者都會選擇敝帚自珍。文句的起承轉合要靠著虛字來辨明, 即便艱難地識了字, 明句讀這一關也卡住了無數求知若渴的心。更不必提之後的經文釋義與講解了。
隨時能夠為他答疑解惑的虛擬講授者, 若是能夠告知他人,必然會是滿朝學子夢寐以求的存在。
而不知不覺中已經擁有了系統七年時間的範愚, 正是那個會讓人無比嫉妒的幸運兒本身。
在這樣的情況下, 即便一日只答一個問題,只講一段經, 但確實是在傳授自己的所知所學的祁連先生, 會帶動一個進賢文會的成形和聲名遠揚, 也就不是什麼值得驚訝的事了。
範愚甚至生出來了些, 想在進賢縣多停留段時間的念頭。
祁連先生治的是《春秋》,正好也是他在五經當中最偏好的一冊, 但也難學。
與其說是史,反倒更是經,字字針砭,微言大義。
《漢書》當中那句“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 後邊跟著的一句可就是“故春秋分為五”。
各有各的解讀,真假難辨而學說紛亂混淆。
歷史早已經淹沒在時間的長河當中,範愚在系統裡邊跟隨著虛擬講授者學《春秋》的時候,就不止一次遺憾過,為何這不是在尊經閣的二層。
倘若一層同樣可以進行體驗,能夠像目睹始皇誕生、泰山封禪一般,體驗一番《春秋》,又該有多好。
但是想象終究只是想象,若是真的想要體驗數百年間的一切,怕是得將系統書庫當中所有的書目數量都轉換成體驗時長,才能夠他用?
何況能夠轉換成體驗時長的,也就只是尊經閣二層那幾個書架的書冊罷了。
範愚真正能夠做的,也就是在文字間鑽研,順便靠自己早前發現的辦法,在尊經閣二層體驗幾個《春秋》當中的歷史場景而已。
一番折騰之後,時間已經不算早,範愚一邊想著,一邊把自己塞進了被窩當中。
院子雖小,但也夠一人一間房,倒是不用和酒樓裡那樣,和葉質安同眠。
這回入睡很快,但在夜裡的涼風從沒有掖緊的被子縫隙中鑽進來時,他下意識縮了縮身體,卻沒有熱源帶來溫暖。
照舊早起,範愚掩上院門,照著系統機械音在耳邊的提示,開始尋找祁連先生的所在。
距離近了不少,這讓他得以順利記下來了返程的路,不必再為迷路擔心。
本以為自己出門的時間已經算早,但等到指路的聲音停下來,提示了一句“已到達”之後,範愚瞧見了不少書生打扮的人,態度恭敬地立在院門外邊,手中各自執著一冊書,連等待的時間也不放過,都在安安靜靜地念書。
手中不曾執書,模樣又是頭一次見,範愚這個生面孔的到來吸引了其中一人的注意。
“兄臺既然來此,想來知道先生規矩,今日要提的問題已經決定好,不會再作更改。若是想要提問的機會,在先生講完經之後,可以稍作停留。”
明明年紀比範愚大不少,口中卻是稱的兄臺,一邊說著,還朝著範愚拱了拱手。
等範愚點頭表示知情之後,院子外邊才又安靜下來。
沒等多久,天色才剛亮堂些許,木門開啟時候發出的吱呀聲打破了這片安靜。
沒想到祁連先生會起得這麼早,發現自己後邊並沒有人來之後的範愚,感到了一陣慶幸。
若是頭一日便來遲,不說錯過什麼學問,光是態度也太失禮了一點。
門內是個模樣蒼老卻精神矍鑠的老先生,衣冠齊整幹淨,但帶了幾個補丁,針腳甚至算不上細密,看上去就像是勉強掛在衣裳上似的。
老先生手中同樣執書,書頁已經泛黃,保養得再仔細,經歷過無數次翻閱之後也還是翹起來了角。
開門之後,祁連先生就退回了院裡,在張木凳上坐了下來,身前擺了數行的蒲團,供給上門求學的學生們。
沒有任何交流,眾人各自尋了位置坐下,離得先生最近的那個蒲團,赫然被方才喚範愚兄臺的書生佔據。
至於來得最晚,又是頭一次來的範愚,得到的位置自然是在最靠近院門的一個蒲團。
書生正是今日得了提問機會的那人,也無怪乎會在讀書時還能注意到範愚的到來,還主動出聲了。
算不上多寬敞的院子裡,除了書生提問的聲音,再沒有絲毫動靜。
連衣物摩擦的聲音,或是書頁翻動的聲響,都不曾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