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他悔了 我認輸了,我承認敗給了你……

晨風暮雨, 暑氣漸消,門前一叢南天竹漸漸由綠轉紅,不知不覺已入秋。

在溪口鎮養病的這段日子,宋允橙的身體和精氣神逐漸康複。

唐雲汐每天變著花樣給女兒燉滋補品, 宋望舒也每天一有空就回家陪女兒。

他們家有一個院子, 水池假山, 繁花似錦, 牆角有一棵粗壯的老梨樹, 和三層別墅一樣高, 像一柄巨大的綠傘, 上面結了很多青色的梨。風吹過, 樹葉莎啦啦響, 青梨搖搖晃晃, 光影閃動, 吸引斑鳩成群結隊地飛來偷食,又有野貓突然躥出來,嚇得斑鳩哧啦啦飛跑,枝幹間無時不刻不在上演你追我跑,振翅欲飛的戲碼。

白天,宋望舒和唐雲汐各自去學校工作, 宋允橙一個人在家, 修剪花草, 整理家務, 步行去菜場買菜,偶爾遇到小學或初中的同學,互相招呼一聲,敘敘舊, 有時候她也會去附近的農場抓雞,撿雞蛋,和一群孩子玩耍。

黃昏日落時,唐雲汐在廚房做飯,宋望舒和宋允橙則在梨樹下殺幾盤象棋,炒菜的香味和父女倆廝殺的笑聲混合在一起,成為院子裡最美的一道風景。

吃過晚飯,唐雲汐有學生上門學琴,宋允橙有時候坐在旁邊,假裝小老師監督他們,更多的時候則和父親一起出門散步,不打擾屋裡的學習氣氛。

唐雲汐是幼兒園園長,做了幾十年的幼教工作,在音律、美術、舞蹈方面全都有所造詣,尤其擅長古箏,她教出來的孩子很多都考上了央音。

以前在柏城,慕名找上門的家長幾乎擠破他們家的門,後來回到溪口鎮少了些,但附近的家長就像來了個神仙似地把孩子往她家裡送。

宋允橙在母親薰陶下,從小學古箏,早就拿下了十級證書,不過她只是當愛好玩兒,沒有往專業上發展。

小鎮上的生活悠閑,節奏慢,晚風也似乎比城市裡的溫和些,吹人臉上不燥不熱,長發揚起,自然清爽飄逸。

這天晚飯之後,父女倆出門散步,兩人走進了一條狹長的小路,兩邊是低矮錯落的民居,路的盡頭通往舊時的火車站。

有腳踏車從身後騎來,鈴鐺還未響起,先傳來老舊軸承“吱嘎吱嘎”的聲音,宋望舒拉了拉女兒的胳膊,兩人靠邊站,讓騎車的老人先走。

這條路,宋允橙小時候跟著父親走過無數遍,他們乘火車去柏城,回來時改坐中巴車,這樣可以看兩條路的風景。

誰叫那些風景太美了,小小的宋允橙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

不過這座火車站很多年前便停運了,現在兩扇大門緊閉,民國風格的建築孤獨地矗立在鐵軌旁邊。

四周老樹盤根,門前道路的狹縫裡長滿了狗尾巴草,一群一群的麻雀撲稜在其間,追逐,覓食,嘰嘰喳喳,是區別曾經人山人海時的另一種繁忙景象。

“小時候,我總覺得全世界的人都擠在這兒了。”宋允橙站在火車站對面,唏噓了聲,“現在看,這個火車站一點兒也不大啊。”

“那是因為你現在眼界寬闊了,格局開啟了。”宋望舒看著眼前的一切,心裡也有很多感慨。

“確實。”

“所以,人還是要將自己的眼界拓寬一點,當下認為很重要的東西,將來某一天,會忽然發現也不過如此。”

宋望舒趁機開導女兒,宋允橙點頭贊同,笑著回父親:“放心了,我沒事。”

這些天她在家,俞湛來過幾次,她一次都沒見。

打心眼裡不想再看見他。

後來俞湛便派別人來,讓人三天兩頭地送禮物,有滋補品,有衣服,還有錢和一些有趣的玩意兒。

宋允橙最終留下了滋補品,其他的都沒收。

她身體搞成這樣,俞湛脫不了幹系,她接受他一定的補償,至於其他的不想去計較了。

俞湛母親遠在外地,不知道怎麼得知了此事,給宋允橙打過電話,俞湛的外婆也專程從溪峽鎮過來看望宋允橙。

都是很好的人,只是誰都改變不了事實,做不成一家人很遺憾。

父女兩人繞著火車站走了一圈,在麻雀的叫鬧聲中往回走。

宋允橙走在父親身邊,挽起他的手臂,聊起小時候鎮上的小吃店,其中有一家賣生煎包,她特別愛吃,一有餓肚子上街買小吃的機會,她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那兒。

每次她去,都是五隻生煎包,兩碗蔥花骨頭湯,再要一碟香醋,每次吃得小肚子漲漲的,出來後,別的小吃再怎麼吆喝,她看也不看。

但是後來那家店不知怎麼關了門,再餓肚子的時候,她只好去找別的吃。

然後她就發現了豬油燒餅、牛肉鍋貼、小餛飩、蝦米豆腐花,就是香菇青菜包也好吃的很。

“我才知道,我們溪口原來有這麼多美食。”宋允橙說著說著笑起來,“想想以前真傻,從小出生在溪口鎮,就知道生煎包,要不是那家店關門,我哪有機會吃到那麼多好吃的。”

“所以一個俞湛算什麼,我相信命運會有更好的安排在後面。”

夕陽最後一道餘暉,金燦燦地停留在姑娘的長發上,像披了層金紗,五官生動,笑容明豔,讓周圍的一切黯然失色。

宋望舒眉頭舒展,胳膊肘抬了抬,將女兒挽著他的手臂用力緊了緊,說:“你從小就懂事,從來不用老爸老媽操心,老爸老媽很欣慰。但是我還是要讓你知道,無論你活到多少歲,經歷多少事,你始終是我們的孩子。你在外面無論做什麼,老爸老媽始終是你的後盾,我們絕不允許你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