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 舞弊(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直接幫杜領航認罪了?徐京墨涼薄地看了眼滿身是戲的杜指揮同知,剛要站出來,卻被袁院長按住,袁院長行了一禮,“陳大人,老夫乃是重山書院的院長,杜領航乃是我書院的學子。這兩位俱是杜領航的室友,也許他們能為度領航的清白證明一二。”
這陳大人曾任按察司僉事,屢破奇案被提拔成了按察司副使,之後又被調回京都,任大理寺右少卿。他為人剛正不阿,且頗有智慧,自然不會聽信一家之言就給杜領航定罪,只是此案設計舞弊,需的要仔細審理。
“袁院長放心,本官自會查清此事。”
“陳大人,學生徐京墨,乃是杜領航的室友,杜同窗筆耕不輟,不知為何會被狀告舞弊。”
陳大人並未回答他,只是說“本官不會冤枉任何一個無辜的人,明日過堂爾等皆可旁聽。”
三人回到書院後,袁院長才告訴他們是書院的學子告發杜領航,這人如今不在書院,他們亦是不清楚具體緣由,只能等明日再說了。
徐京墨喊來觀言,讓他給南宮家送了封信,又親自去了趟溫大學士府上。
次日過堂,到場的可不止是崇山書院的人,還有杜指揮同知父子。
那狀告杜領航的人,徐京墨甚至不認識,還是左言告訴他,這人乃是肆班的學子。出身寒門,雖然有幾分讀書的天賦,但是不多,所以才一直在肆班。聽說肆班的夫子曾今勸他退學,但是這人很執著,硬是要留下讀書。
徐京墨瞧不上這樣的人,真真百無一用是書生,不事生産,又讀不出什麼名堂,不過是荒廢光陰罷了。
看著被衙役帶上來的杜領航,只是精神要差一些,其他無礙。
一旁坐著的杜指揮同知指著他便開始罵了,“混賬,還不趕緊認錯,我杜家的臉都要被你丟完了。”
徐京墨和左言面露怒色,這人枉為人父。
“肅靜。”那陳大人看了眼激動的杜指揮同知,雖未多說什麼,卻也讓他閉上了嘴。
“劉貴,你狀告杜領航作弊可有證據?”
“學生與杜領航同窗數載,此人不學無術,但是憑借家中關系升到了壹班。考前,他透過他的室友徐京墨買到了此次科考的試題。”
科舉乃是國之大事,鄉試的試題是由本省的出題,但是主考官可以根據情況做些變更。這試題出好以後,就會封印起來,直到考試當日的淩晨才完成試題的印刷,寅時才將印好的題目送出至考場。
按劉貴的說法,這舞弊一事不僅是杜領航個人的事,甚至還有從犯。
徐京墨聞言卻是笑了,果然不出所料。
杜領航被栽贓心裡自是不痛快的,但是他並未舞弊,所以也不懼陳大人的審查。但是這劉貴當真可惡,居然攀扯到徐京墨身上。杜領航不認識這陳大人,生怕他與徐京有過節,藉故為難徐京墨,趕忙開口辯解。
“陳大人,學生從未舞弊,亦不清楚這買題之事從何說起。以前年幼無知,以為父兄皆在,可以混過這日子,直到親姐被父兄賣了換前途,才知道這人只能靠自己。”
“混賬東西,渾說什麼。”杜指揮同知氣的滿臉通紅,跳起來就踹了過去。
杜領航被踹倒在地,也不在意,反倒是嗤笑道,“怎的,你們做的,我還說不得了?”
陳大人重重地拍下驚堂木,“杜大人,這是公堂。”
杜家這事並不是什麼秘密,臨安城裡有頭有臉的人家,誰家不知道?只不過這武夫以為別人不曉得罷了。
陳大人又問那劉貴,“你可有證據?”
劉貴自信滿滿地喊出杜領航身邊的小廝,說“這是杜領航的小廝,他能作證,此外,學生知道徐京墨買的是何題。”
看著他這副勝券在握的樣子,徐京墨想知道一會他會不會後悔。
那小廝不是別人,正是杜領航的書童,也是陪著他長大書童。他看著他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這人怕也是那對父子安排在他身邊的,可笑他識人不清,竟然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活在旁人的監視之下。
那小廝站了出來,不曾回頭看過杜領航一眼,只是跪下說“大人,草民是杜少爺的書童,杜少爺確實是靠前從徐少爺手裡拿到了一本案例集,考試後也曾說過這案例集有考試的原題。”
那本案例集早就被衙役收走了,此時才呈上來。
劉貴看著那本案例集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好像這本書足以置杜領航於死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