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 舞弊

徐京墨從書桌上抽出兩本書遞給兩位好友, “這是這兩年的經典判案,雖然不知道咱們這位出自大理寺的考官會不會從中選題, 但是多瞭解一二還是好的。”

這是溫大學士的提點,徐京墨去書鋪買了三本,兩本送給好友,一本自己研讀。齊國的政局雖然有些混亂,但是這為官之人也並不全是昏庸無能之輩。端看這判案的摘錄就知道,世家侵佔農田一樣會被官府入刑。

本朝科舉的第二場會考到判語,所謂判語就是要求士子對判題進行論述, 最後依舊本朝的律令給出具體的法律意見。莫要以為這是個送分題, 判語一共五道,若是未曾涉獵明法, 這五題怕是一題都答不出來。

左言和杜領航都是讀過明法的, 不過有了這案例集, 肯定事半功倍。

到了考試前夕,左言回到家中備考, 但是杜領航仍然留在書院。直到考試當日, 杜領航都是隨著書院的馬車一起去的考場。

鄉試一共三場, 每場三天, 共計九日六夜。

等徐京墨再見到兩位好友都是半個月後的事情了。看他二人的狀態, 考的都還不錯。

“京墨, 這次多虧了你送的書。”這次考的判語題目頗難, 若是沒看過這些年的案例,恐怕答題不易。過往的判語都是一事一盤, 這次的判語中有兩題涉及兩件事,不知主次談何判斷。

“這可不關我的事,那判例的書滿街都是, 買的人也不少,就是不知道讀的人有幾許。”

三人沒注意的是,旁邊一個學子一直在他們身邊側耳傾聽許久了。

等了差不多一個月,鄉試的成績總算要出來了。

徐京墨大清早就陪著兩位友人到佈告欄附近的酒樓等成績,他們身邊的小廝可是大清早就守在佈告欄那裡了。

看的出著兩人有些緊張,徐京墨也不說破,反倒是說“等成績出來,我要去趟金陵,你們可有喜歡的東西,我好順道帶回來給你們。”

“好端端的去金陵做什麼?”

“我有一摯友也是今年下場,這次必是榜上有名,考試前我不好去打擾他,出來成績總要去為他慶賀一二。”

徐京墨說的就是謝長歌,他去金陵還有個原因是南宮一家也要去金陵。南宮二爺的酒樓經營的一塌糊塗,那位老夫人已經去南宮家鬧了幾回了,非要南宮君燁幫襯他弟弟。

怎麼幫襯,最好就是由他出面,去幫他那個蠢弟弟把往後數十年的生意都談下來,讓他的蠢弟弟躺著數銀子就好。

南宮君燁怎麼可能答應,這老夫人仗著自己是長輩,隔三差五就要去鬧一會,搞得南宮家不勝其煩,所以才打算藉著生意的名頭到金陵去避避。

被徐京墨這麼一打岔,兩人燁顧不得緊張了,倒是都關心起他的行程。畢竟金陵那邊都不是好相與的,不然他也不會隨著南宮家到臨安了。

“不妨事,那人奈何不了我。”都斷親了,他能如何。

左言身邊的小廝一臉歡喜的跑了進來,“少爺,您中了,是第四名。”

左言這名次比他自己預計的還要好,想來多少是因為判語佔了些優勢。他又問小廝,“杜少爺呢?”

“也中了,小的沒細數名次,就急著跑回來給兩位少爺報喜了。”

恐怕不是沒細數,而是名次不高,不過杜領航也不在乎,鄉試第幾名有什麼要緊的,他現在只求中舉,名次什麼待到日後會試再說不遲。

“恭喜二位兄長。”

十餘年寒窗苦讀,總算是成了舉人了。

杜領航的小廝也回來了,他這次是第二十九名,他自己是很滿意了,距離進士只差一步,往後三年好好努力便是。

第二日說好一起去同春樓慶祝的幾人,最終沒能去成。府衙來了人,說是有人狀告杜領航舞弊。

舞弊是重罪,無論真假,官府都要認真對待。左言和徐京墨自是不相信杜領航會作弊的,但是來拿人的衙役似乎篤定他作弊一事。袁院長親自過來,也不鬆口。

此事頗為蹊蹺,徐京墨注意到那衙役將杜領航的書本都收了去,他們拿到那本案例集的時候表情有些許不同,所以這問題是出在這本案例集上嗎?

二人隨著袁院長一同去了府衙,還在那見到了杜指揮同知和杜領興。

杜指揮同知一開口就給自己兒子定了罪,“本官也不知道這個混賬居然如此不長進,簡直有辱斯文,還請陳大人秉公處理,本官絕無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