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徐母養家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別說這招牌做出來還真讓人耳目一新。徐子淩不打算一開始就推出許多花樣,她只打算先做三樣,就像兒子說的那樣,品種越少成本才能越低,日後等生意好起來了,再慢慢推出更多的花樣也不遲。
這幾日,徐子淩一直在找合適的廚娘,要守規矩、機靈的人才好。最後還是忘憂推薦了一戶人家,這兩個小夫妻是從平縣來城裡討生活的,為的就是讓兒子能讀書。
忘憂和弟弟過去也受過不少這家小娘子的幫助,知道他們人品好,才敢開口推薦的。
徐京墨親自去尋了這對小夫妻,說了來意。
那當家的男的似乎很驚喜,畢竟讓妻子一個人在外面接雜活兒幹,不僅累,還賺不到幾個錢,若是能與人簽個長契自然更好。
“小少爺,小的家裡有頭毛驢,往日就是就靠著幫人拉東西賺點錢。我媳婦兒手可巧了,一定能做好您說的點心。”
徐京墨看著這家人住的小平房,雖然打擠,但是收拾的很幹淨,這當家的就是天天給人跑腿、搬東西,也沒見什麼邋遢的樣子。“你媳婦兒可識數?”
“識的,小的和媳婦兒都識數。”這還是他們兒子教的呢,兒子那麼小就那麼聰明,不然他們夫妻兩個也不會跑到城裡來討生活。就算以後兒子不去考科舉,但是讀了書,能找個夥計的差事也比在地裡討生活強。
徐京墨點點頭,他們家的糕點鋪子,暫時是試水,這生意不會一開始就做多大,請一個年輕婦人應當夠了。
二人說好後約定後日開始上工,先試用五日,若是幹的好,就簽個長期的契子。不僅要他媳婦兒幫忙做糕點,也要他每日幫忙送一趟食材。
因著自家旁邊就是南宮府,徐京墨倒是不擔心母親在家的安全,這小兩口若是合適,倒是真的可以省去不少的事情。
回到家,就見桌上擺了幾盤點心。徐京墨猜著是母親準備讓他幫著選幾樣出來賣。
徐子淩又端了一盤點心進來,看著兒子似乎在發呆,便出聲問道,“可是不順利?”
“很順利,那小兩口看起來都很妥當,我與他們約好先試用五日,若是合適再簽契子。”
“那你在發什麼呆?”
徐京墨心說還不是在想自家的糕點鋪,“母親是準備從這裡面挑幾樣出來賣?”
“對,就像你說的,咱們一開始就賣個兩三個樣。快來試試看,你覺得哪樣更好。”
大部分的點心,徐京墨都是吃過的,只不過開鋪子與自家吃還是有區別的。他們家的糕點可賣不了太便宜的價格,因為這些糕點不是有油就是有糖,油和糖都是金貴的東西,就算是在臨安,也不是家家戶戶天天能吃的起的。
徐京墨從母親手中的盤子上拿起一塊放到嘴裡,這酸甜的味道,真舒坦。
山楂糕要好吃,關鍵在於酸甜比,糖放多會膩,放少了太酸。合適的酸甜比才好吃,還開胃。徐子淩試了一下臨安這邊賣的糖,她的味覺一向靈敏,很快就配出了合適的酸甜比。
現在已經入秋,正是山楂大批次下來的時節,選這果子也合了這時令。她打聽過了,臨安這邊有賣糖葫蘆的,但是沒有賣山楂糕的,她這東西說不定還是城裡的獨一份兒。
看著兒子吃的開心,徐子淩已經準備把這山楂糕列入售賣名單了。“如何,這東西,你覺得合適咱們的鋪子現在賣嗎?”
徐京墨看著紅彤彤的山楂糕,重重地點點頭,“就賣山楂糕。”
左右這糕點鋪子的東西都便宜不了,那就走個細分路線,宜老宜少。“母親,咱們家的糕點鋪在商業街上,就按著這常見的人群去賣糕點吧。”
八寶街最多的就兩種人,一種就是在這街上尋營生的,另一種就是在這街上消費的。前者,要的是價效比,這些人兜裡多少有點銀子,最適合發糕這類,即頂饑,味道又好的。後者,一般就圖個口味,誰家的口味都是會變得,但是有些需求確實一直存在的。
就比如家有老小的,時不時就會沒胃口,對這類客人,山楂糕一定是長長久久的需求。
徐子淩也覺得是這個道理,功能性需求的變化是很少的,但是口味的變化是很頻繁的。“那就做山楂糕和發糕吧,後面生意要是好起來,在添個豬兒粑。”
徐京墨自己就很喜歡豬兒粑,做豬兒粑不僅要油和糖,還要肉,成本更高。他知道目前這是擔心鋪子的生意做不起來,才不打算一開始就做這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