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徐母養家路

“母親,門口那兩個小孩兒是怎麼回事?”徐京墨人未到、聲先到。

徐子淩招招手把兒子喊進屋子裡,“今日我出門去看鋪子,路上遇到的。”

兩個小孩兒也是苦命人,父親是個賭鬼,母親因為受不了父親的非打即罵就丟下兩個孩子跑了。這家男的除了賭,什麼都不做,兩個小孩子不僅得要做工養活自己,還要養賭鬼父親。結果這賭鬼在博坊輸了大筆銀子,要不給錢,要不給命。

為了活命,這賭棍就把注意打到一雙兒女身上了,準備把他們都賣到窯子裡換銀子。

徐子淩今日由隨風、木棉陪著去看鋪子,路遇這事兒,於心不忍,便出錢買下了兩人。因為怕日後這賭棍再來耍賴,還專門去官府簽了契子。

徐京墨轉頭又看了眼那對姐弟,“這兩個小孩幾歲了?”

“姐姐十二歲,弟弟才七歲。”不過單看外貌是肯定看不出來的,吃不飽穿不暖的兩個孩子看起來都比實際年齡小不少。

徐京墨本來也想買兩個人,免得母親辛苦,只是這兩個孩子恐怕不頂事兒。“母親,可選好鋪子了?”

“就在八寶街,那鋪面不算很大,不過剛好在拐角兒的位置,很是便利。”

徐家母子二人到了臨安以後就住在南宮家贈予的那個宅子裡,這宅子的已經寫在徐京墨名下了。宅子裡一應俱全,無論是傢俱還是米麵糧油。

但是母子二人還是想找點營生,這樣心裡才踏實。徐京墨不準母親再做繡活,先不說能賺多少銀子,就說這雙面繡也太費眼睛了。

徐子淩考慮了許久才定下做些糕點的生意,做糕點不需要太大的鋪面,因為沒有堂食,而且這生意的成本也不會太高,對於手頭不算寬裕的母子二人來說恰好合適。

她自己就是個愛吃點心的人,過往在府裡閑來無事,也琢磨過許多糕點的花樣,應付民間口味當是足夠的。

“需的要請個嬸子來幫忙,您不可能累到了。”即便是做糕點,一個人親力親為也是很費力氣的。

“要請的,到時候就請個人在店裡做,我只管當個甩手掌櫃就是。”糕點最重要的就是配方,也就是餡料一類的東西,這些徐子淩都打算自己在家做好,然後將備好的東西送到店鋪裡,讓廚娘去做個花樣再售賣。

看出兒子有些擔心,她笑著說,“那鋪子斜對面是南宮家的茶鋪,安全的很。”

看來這鋪子也是他們費心尋的,徐京墨只能記下南宮家的好,待到他有能力時再去報答了。

“那兩個小孩兒就留在家裡幹點雜活兒?”

那十二歲的姐姐,其實什麼都會了,七歲的弟弟到底還小,現在就是能幹點跑腿的活計。“你給那小的起個名兒,日後就讓他給你當書童。”

徐京墨馬上就要去崇山書院讀書了,身邊總有個書童才是。

他看著院子裡正幫著姐姐提水的小男孩兒,似乎還不錯,那就試試吧,他的書童可不僅是幫他跑跑腿的,日後他會代表他出現在各家面前,若他是個撐不起來的,丟的可就是他的人了。

“你們兩個過來。”

院子裡的姐弟聽到小少爺喊他們,姐弟兩個趕忙放下手裡的東西小跑過去。

徐京墨仔細打量二人,然後開口說,“以後姐姐就叫忘憂,跟在我母親身邊,既然你們到了徐家,就好好過日子,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是總好過你們的過往。弟弟就叫觀言,你來當我的書童,能學多少,端看你的本事,我的身邊不留廢物。”

姐弟兩個跪下磕頭,算是正式認主。

徐子淩給二人定下的月錢暫時是500錢月,等他們長大些再漲,如今這一個人也就只能當半個來用。姐弟倆本想著能吃飽就行,沒想到還有月錢,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徐子淩自從離開宣平侯府,日子從沒過的這麼舒坦,如今兒子有出息,生活有著落,她的心裡也踏實了許多。雖然擔心不知身在何方的弟弟,但是她相信他們一定會相見的。

趕在徐京墨去書院讀書前,這糕點鋪子就開了起來,徐子淩給鋪子起名叫“玲瓏點心鋪”,這牌匾還是徐京墨親手寫的,別看他不過九歲之齡,書法已經相當不錯了,他沒有用館閣體,而是用了後世的趣味宋體。

這招牌的字好不如字有趣,做生意吸引的是客人,而不是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