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一切平靜下來,拓跋珪接著宣佈“燕鳳獻計、長孫肥誘敵、於慄磾破陣、穆崇陷營,此四人並居功臣第三”。

“加封左長史燕鳳為軍師中郎將”。

“加封校尉長孫肥為奮武將軍”。

“加封校尉穆崇為奮威將軍”。

“加封僮將於慄磾為驃姚校尉”。

“加封僮將叔孫建為驍騎校尉”。

“加封內侍長全旭為驍果都尉”。

“其餘諸將,各賜牛羊美女,統率士卒一應如舊”。

此言傳入眾人之耳,卻是百般姿態。

燕鳳面色如水,不驕不躁;長孫肥頗有不愉,眉心緊皺;穆崇臉頰潮紅,目露精光;於慄磾手撫前胸,目不斜視;叔孫建神思流轉,想起叔父臨終遺言;全旭神情堅定,絲毫不為所動。

莫題面有不忿之色,左顧右盼;李慄暗啐於地,這二人都是拓跋珪在獨孤部時的元從,此番沒得到封賞,這般舉動算是情理之中。

封賞大典結束,拓跋珪立即兌現諾言,將五萬只牛羊賞賜了下去,其中死者、傷者重賞。

另外加賜有功者婦女,這些婦女都是死了丈夫的年輕婦女,能生養,這一官配政策也令三軍將士徹底沸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蓋因在草原,婦女是稀缺資源,稀缺到什麼地步,父死娶母(後母)、兄死娶嫂就是源於這一現實。

得到婦女計程車卒趾高氣揚;沒得到的垂頭喪氣。

這就是拓跋珪要展示在士卒面前的軍功制,所謂‘有功必賞,則勇者必當先;有過必罰,則怯者不敢後’。

山東之卒,被甲冒胄以會戰,秦人捐甲徒裎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

為何秦人如此生猛,因為秦人眼中的首級不是首級,是軍功、田地、宅邸。

在秦國,妻子送別丈夫出征,不是哭哭啼啼,而是勉勵丈夫多斬幾個首級。

儘管軍功制有著它的弊端,但這已經是拓跋珪的最優選,想要在十數年內平定陰山以北,非軍功制不可。

為籠絡人心,拓跋珪趁勢舉行了歡宴,烹羊宰牛,狂歌濫舞,一場場賽馬、射箭、角抵如火如荼展開。

在拓跋珪面前,士卒們都爭相表現自己,於慄磾過去只是個鍛奴,如今已是掌管兩千五百人的校尉,這一勵志事蹟也深深刺激著在場士卒。

拓跋珪看著場中賓士的騎士,想到苻堅對鮮卑人的評價‘敵弱則進,強即退走’,不禁昂揚道“我鮮卑從不缺少勇士,缺少的是必勝的信念,故自今以後作戰,無我將令,決不允許後退半步”。

正坐在周邊低聲交談的將領聞聲看向興致勃勃的拓跋珪,長孫肥頷首“正是,當年秦軍來襲時便是如此,各部首領聽聞秦軍三十萬,竟連夜遷徙部族,畏敵如此,焉有不敗之理”。

聞言,拓跋珪眼神一凜,沉聲道“東起穢貊,西至破落那,北至大漠,南至桑乾河都是我代國的舊疆,人口百萬,牛羊千萬,若是爾等立下功勳,我必不吝賞賜”。

此言一出,在場青壯皆是拊掌相慶,如今的他們,正是渴望建功立業的年齡,同時,拓跋珪的勇武、威望、有功必賞也令他們信服。

當然,拓跋珪想要的遠不止這些,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將目光放在這一隅之地上。

“傳我將令,休整三日,進軍牛川”。

“是”。

語畢,拓跋珪快步離開。

初嘗男女之事的他,頗有食髓知味之感!

……

太祖述功,逝者居前,生者居後,歷來如此。

——《魏書》帝紀一.太祖本紀

喜歡風起代北請大家收藏:()風起代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