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懷遠堂入冊(第2/2頁)
章節報錯
族人糾紛,縣官都頭大,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那麼宗族的力量就顯現出來了。
通常族長都是有本族裡德高望重之人擔任,這樣的人就是一個道德的標杆,就是君王意志在底層社會的代言人。
所以,鄭三旺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不過他這人有點迂腐不化,認死理。
一切都按規矩來,如果在規矩的框架下,什麼都好說,但凡超過規矩,那任誰在他面前都不好使。
就比如菜地的事情,儘管他知道鄭長生是鄭氏子孫,但是由於沒有開祖先祠堂錄入族譜,那就不行。
他也知道李秀英的日子過的艱難,而土地對於農民來說就是命,能多一點就多一點,誰也不會嫌少,但是他並不為此開口子。
在他眼裡規矩就是規矩,族譜還沒有在冊,說破大天都沒用。
關於族譜,所謂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各有各的不同。
有的是隻要孩子一出世,就會錄入宗碟,這無疑是很人性的了。不過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不發達,孩子的夭折率還是很高的。
所以鄭家村的規矩是,三年一錄,而且大操大辦,請來鑼鼓響器,還有流水席吃。
作為宗族的頭等大事來辦,雖然很靡費,但是鄭家村的人們卻樂此不彼。
每家每戶都要捐錢,說白了就跟後世辦紅白喜事的時候隨份子錢一樣。
捐了錢一家老小就可以去吃席面,可以觀禮。
對於娛樂匱乏的古代鄉村來說,還能有什麼比這更能讓人快樂的呢?
......
懷遠堂前人滿為患,老族長鄭三旺帶著族中成年男丁,焚香叩拜祭祖,儀式感很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秀英此刻正跟著村中婦人們,在臨時搭建的土灶臺前忙碌著,準備流水席。
鄭長生邁著小短腿晃晃悠悠的在婦人們中間來回的竄著,跟同齡的孩子們耍子。
偶爾走到母親身邊,張開小手要一點可口的吃食。
這很正常,不光是李秀英逮到機會,把煮熟的肉撕下一塊塞到兒子嘴裡,其他的婦人們也都這麼幹。
孩子嘛!尤其是男孩,誰家不寶貝的跟金元寶似的啊!
再說了這年頭日子過的大都是很悽苦的,吃肉對於百姓來說,除了過年能吃上幾口,平時又有幾家能吃的起,又有幾家捨得吃?
就在這個時候,只聽見老族長鄭三旺洪亮的嗓門響起:“各家媳婦,把鄭氏適齡的孩子抱過來,磕頭祭祖入宗碟了。”
李秀英放下手裡的活計,一把拽過來鄭長生整理了一下衣衫,這件衣衫是賣了面偶娃娃賺的錢新扯的布做的。
手巧的李秀英,還在上面繡了五毒蟲,什麼蠍子、蜈蚣、壁虎、蟾蜍、毒蛇,活靈活現的。
古人迷信,以為這些都是毒物,以毒攻毒的話有避邪保平安之意。
鄭長生看著母親激動的樣子,知道這在母親心中是大事,馬虎不得,於是也老老實實的不在頑皮。
李秀英眼眶溼潤,口中喃喃自語:“鐵山哥,咱們兒子就要入族譜了......”
喜歡大明墨客請大家收藏:()大明墨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