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懷遠堂入冊(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家村不大,也就一百多戶,五百多人口。鄭家娘子李秀英制作面偶娃娃發財的訊息不脛而走,一千多錢,那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平民之家,誰家裡能有幾百錢的結餘,那就是富裕人家了。
家中有餘糧,口袋有餘錢,這日子還想什麼,偷著樂去吧。
那些平日裡趾高氣昂的媳婦婆子們,此時見了李秀英也都收斂了起來。
之前那些說李秀英不詳剋夫的人,也都紛紛的改了口:“你看,鄭家娘子一看就是有福氣的,那雙手就是靈巧,不愧是大戶人家出來的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
李秀英要說不在乎別人的言論,那是騙人的。
多少個黑夜裡,她獨自垂淚到天亮,如果不是兒子,令她還有一絲的慰藉的話,恐怕早就尋了短見了。
都說三人成虎,流言蜚語最是傷人,最是讓人崩潰。
能有今天大家對她的改觀,全是因為兒子無意之間的玩耍,自己得到了靈感製作出了面偶娃娃的緣故。
人就是這樣,尊崇強者,村裡人對李秀英前後的態度就可見一斑。
這年月孤兒寡母的,能活下來就不容易了。
她現在不但活的好好的,還能賺到錢,日子過的比別人家的還要好,這就夠了,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族中公祭要到了,同族中的男人都要到祖先祠堂祭拜。
同時也是族中幼子錄入族籍,把族譜供奉到懷遠堂的日子。
李秀英等這一天好久了,之前丈夫還在,孩子還小。她一個婦道人家,無所謂這些。
可是自從丈夫去世後,她才發現這遠非她想的那麼簡單。
就拿村西的菜地來說,只要是族譜上在冊的男丁,都會分到一塊。
李秀英曾經抱著兒子找老族長鄭三旺理論:“我家長生是鄭氏子孫,為何不給我家分菜地?”
結果被鄭三旺給撅了回來,理由就是族譜沒在冊。
等這回三年一次的開懷遠堂祭祖之時,一定要把兒子的名字錄入進去。
不蒸饅頭還掙口氣呢,李秀英現在被這口氣一直頂著,胸口如同一塊千鈞巨石壓著一般。
村中需要錄入族譜的有十幾個孩子,鄭長生就是其中一員。
母親抱著她嘮嘮叨叨的,他也明白了其中的曲折原委。
入了族譜就代表著宗族的認可,千萬不要小看了宗族的力量。
人們都是聚族而居的,雖然現代社會的宗族概念弱化,可是在封建社會這可是比天還大的事情。
往往國家的統治只到縣一級,在往下說白了都是有宗族控制的。
千千萬萬的普通民眾都是在宗族的掌控下生活的,
也可以說宗族就是君王馭民的,在社會底層的最有力的工具。
而族長正是手握著生殺大權的高高在上的人,說是一方土皇帝那是絲毫不為過。
族人犯了事情,他們往往只要召開宗族大會即可解決,根本就不需要官府介入。
另外自古以來的“民不舉官不究”的習俗,也更助長了族長的權威,你想啊,官府不介入,那還不是族長說了算?
通常族中有了事情,都是族長一言而決。
就算是跟別的家族起了紛爭,也是有兩個家族的族長出面談判解決的。官府在宗族面前充當的是和事佬,調解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