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智不開是為愚也,任何事物都有其雙面性。

愚民之於封建統治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民愚固窮,易於統治;可是同時也容易被有心人利用之。

如彌勒教,就是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

普照臨死前交代,彌勒教中堅十數萬,信徒不計其數。

這力量不可謂不大,不管他是不是在危言聳聽,也不管他是不是在吹牛逼,可是不得不小心謹慎對待啊。

老朱的火氣一旦上來,大開殺戒的話,那將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啊。

彌勒教煽動無知民眾固然可恨,可是民眾也是受害者不是?

不能矯枉過正這是鄭長生的想法。

說到底彌勒教和老朱的對決,最終倒黴的還是普通的老百姓。

他們何其無辜啊?

如果想要徹底的解決彌勒教的問題,那唯有開民智,給民眾們讀書識字的機會,給他們普及一些常識性的科學知識。

不然的話,就算是剿滅了彌勒教,還有別的什麼教會冒出來。

到時候一煽動,一忽悠,照樣還是風生水起。

鄭長生心裡著急啊,不過他也知道,目前是急不來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長久持續的過程。

非三兩日之功的。

也只能徐徐圖之了,眼下最急迫要做的是,讓老朱不要大開殺戒是為上策。

鄭長生的這番話,給老朱這輛憤怒失控的疾駛中的列車,猛踩了一腳剎車。

如老朱這般心機深沉,手腕高超者,豈能想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憤怒使老朱差點失去理智,可是一旦清醒了過來後,如果還一意孤行,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了。

“給李文忠傳咱的口諭:首惡必懲,從者不罰。”

靠,完全是照搬了鄭長生的話。

劉伯溫和老夫子宋濂面面相覷,彼此眼神交匯中,可以看出他們的驚訝。

皇上對鄭長生的寵信已經到了如此地步,實在是讓人瞠目接觸。

竟然把他的話直接拿來用,這立馬就成了聖諭了。

汪廣洋作為中書省的一份子,在李擅長時期,他的地位猶在胡惟庸之上,可是在關於中書省左相國這個位置的競爭上,他一敗塗地。

被胡惟庸這個靠著李擅長扶持而得勢的傢伙,狠狠的踩在腳下。

他很是不服氣,論才華,論才幹,他並不比胡惟庸哪裡差。

關鍵是人家有李擅長這個大靠山扶持。

李擅長之於皇上,那是亦師亦友亦兄般的存在。

雖然皇上對他有所忌憚,但是他很識時務的急流勇退,這給了皇上對他的恩寵和信任,加封賞賜不斷。

自己唯一比胡惟庸差的就是一個在皇上身邊的人提攜扶持,缺少一個讓皇上寵信的人的舉薦。

他感覺自己好像找到助力了,鄭長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不二的人選啊。

要是結交好了鄭雨濃,那自己還何愁鬥不過胡惟庸這條蠢豬?

官場中人的思維都不能用尋常人的衡量之,利益至上才是他們的追求。

汪廣洋腦子裡在飛速的思索著,怎麼才能結交討好鄭長生了。

可是無論是怎樣的接觸,都顯得很是突兀,一個平常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人,突然笑呵呵的湊過來,任何人都得有個防備心理吧?

常言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