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6章危難不忘憂民心

君臣知遇的典範?

聞訊趕來的劉伯溫等一幫朝臣們心裡震撼的一批。

今日裡,除了胡惟庸傷痛不能自已,請假回家處理兒子喪事去了之外。

其他的諸位朝臣盡皆都是待罪之身啊。

皇上在那麼危及的關頭,竟然沒有一人上前就駕。

儘管這責任不在於他們,他們畢竟離老朱還是有點距離的,反應也是反應不過來的。

可是關鍵的一點是有那麼幾個膽小如鼠的文官,竟然嚇得雙手抱頭匍匐在地。

而且還落如了老朱的眼裡,在錦衣衛密諜射殺刺客後,老朱當即就下旨那幾個失態的文官捉拿關進天牢。

這就駭人了,他們這些雖然沒有如那幾個文官那麼倒黴,可是畢竟君有難而不救,這就是誅心的大罪啊。

誰不膽戰心驚的?

也就是鄭長生這孩子上前擋了一下,如果不是他的反應敏捷,一片忠心,捨生救駕的話,大明的朝廷就要變天了。

他們這些人估計一個個都得引頸自戕,以謝天下。

悠悠史書,如刀史筆,他們這些人都將要遺臭萬年啊。

所以鄭長生的安危,也關乎他們的前途和名聲。

文人對於羽毛的愛惜,那是與生俱來的。

有些人為了博取一個青史留名的機會,甚至不惜硬剛皇上,以死諫的方式來博取這個機會。

這就是古代文官的臭德行,不過也不能一槓子打翻一船人,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的。

老朱和鄭長生的那番話,他們可都是聽在耳中的,他們只知道鄭長生這小子就像是半路殺出的程咬金。

一下子就被皇上以三品侍郎銜委以重任,並且單獨的為他成立了一個全新的衙門錦衣衛指揮使司。

但是他們不知道鄭長生竟然在老朱心裡是如此的地位。

考,君臣知遇的典範。

這是多大的信任啊!

也怪不得鄭長生這小子敢以命相救皇上。

想起鄭長生捨生忘死的那一撲,他們都有點自懺形穢啊。

只羨慕人家的平步青雲,和皇上的重用於恩寵,可是沒有看到人家是以怎樣的一顆心去侍君王的。

哎,實在是愧煞人也。

看來大明洪武朝又要出一歸位朝堂新貴了。

救駕之功,這多大的功勞啊。

李秀英喜極而泣,小七也一邊開心的笑著一邊流著眼淚。

她拿出香羅帕,不斷的給夫人李秀英擦拭著眼淚:“夫人,少爺醒了,少爺活過來了。佛祖保佑啊!”

小七無心之下的言語,並未提及皇上的天威庇護。

這也是跟夫人李秀英常年篤信佛祖有關。

這要是一般人說這樣的話,不把皇上的因素擺到前面,要是平常肯定會有御史言官參奏彈劾,不敬皇上,一個藐視皇上的罪過是跑不掉的。

可是此時此刻,誰敢多嘴多舌的啊。

沒看到皇上都不介意,咧著嘴開心的笑呢嘛,誰敢這個時候觸眉頭啊。

再說了,你也不看看是誰說的這話。

那可是皇上最鍾愛的琪公主,雖然此女出身微寒,可是奈何皇上喜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