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對於佛之信奉始於他被拐平安歸來後,甚至還安排了他拜在白雲禪寺的了凡座下,當了一回跳牆和尚。

現在這一說法是沒了,但是在過去,但凡是家裡的小孩有什麼大病大災的,都要送到廟裡走一遭的。

很顯然鄭長生也不例外,被母親送去了白雲禪寺。

而大和尚了凡就是他的佛門師父,所以說自己說是了凡法師批卦所言,那母親是百信不疑。

兒子的安危比什麼都重要,莫說是把錢放進地窖裡了,就是全捨出去她也不會眨一下眼睛。

只要兒子能夠平平安安的,她什麼都不在乎。

柺子把她嚇怕了,是真的怕了,有時候半夜醒來都得去兒子房間看看才安心。

“兒子,明天跟娘去寺裡燒香,好好的念念經。”

額,自己的小聰明似乎真的嚇到母親了,他有點內疚。

一說到去燒香,當天的飯食都變成齋飯了,這是侍佛以誠。

清湯寡味的,對於吃肉順嘴了的鄭家人來說,還真是有點不太習慣。

就連李秀英都有點挑嘴了,“小七,你這菜咋炒的,一點味兒都沒有。”

小七很委屈,這不是您老吩咐要清淡的齋飯嗎?

......

白雲禪寺位於西山頂峰,隱於雲霧之間,梵音繚繞,香火鼎盛。

住持正是了凡法師,三十多歲就為一寺之正,這在於佛門來說也是極為少見的。

當年白雲禪寺香火寥落,老住持圓空法師在飢寒交迫中圓寂,一撒手去見了佛祖。

他唯一的成年弟子了凡帶著十幾個小沙彌硬是撐著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

後來大明立國,設僧道司管理天下僧眾,是以了凡被頒以度牒委任掌白雲禪寺。

大明對於僧人管理極為嚴格,每三年發一次度牒,規定民非四十,女非五十不得出家,而且對於出家人還要考核,如果不通經文著罷黜之。

了凡法師能夠獲得度牒,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他對於佛法的掌握程度。

隨著大批僧眾還俗歸農,剩餘者皆為佛法高深之人,明經理,知禪意。

並尊朝廷旨意,引人向善,度世間苦厄,可以說也非一般人了。

能看懂經文,那就是識文斷字,能熟悉典籍,那就是高僧大德,所以他的信眾也是繁多的。

李秀英就是很虔誠者之一。

看著母親誦經上香,鄭長生百無聊賴,這經沒一個時辰是結束不了的。

他帶著大個子在白雲禪寺裡面遊逛起來。

這裡他並非第一次來,光是跟隨母親就來了無數次了,就是哪裡有個耗子洞他都摸得清清楚楚。

寺中僧人也對他極為熟稔,誰還不知道金寧縣第一土豪香客鄭家娘子的寶貝兒子啊。

李秀英一出手就是五十兩香油錢,震的了凡法師都直吸涼氣。

嘴裡一直的唸誦:我佛慈悲,普度眾生,阿彌陀佛。

如此虔誠的施主可不多見,是以鄭長生只要不把白雲禪寺給拆了,任由他耍子,沒人去管他,甚至有僧人還引導著他在廟裡耍。

就連跟在鄭長生身後的大黃和雪球都被當做上賓對待。

如果是尋常的阿貓阿狗,恐怕早就被僧眾們拎起掃把攆的遠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