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雲彤給齊文心下了帖子, 約她在節後好好談上一談。

陽谷昌平濟陰三城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離天啟城太近了,青州兵駐紮在那,就像是一把無形的利劍懸掛在秦鈞腦袋上,讓人睡覺都睡不安穩。

這三城,更是將青州京都分開的咽喉所在,強行用武力去攻佔,將會消耗巨大的兵力。

想要佔領一座城池,最起碼要比守城軍多出兩倍的兵力, 更何況, 這三城易守難攻, 只用兩倍的兵力, 怕是佔領不下。

如今這三城各自駐守五萬兵力,五萬是明面上,進可攻, 退可守的地方,以齊家行事之謹慎, 絕不可能只放了五萬士兵在城裡。

八萬, 或許更多。

三座城池各為犄角之勢,攻取一城,另外兩城則會出兵相助,秦鈞若想強行用武力攻佔,最起碼要動用三十萬的大軍。

秦鈞坐擁三州之地,三十萬大軍不在話下, 可秦鈞擅長的,是草原殲滅戰,或者平原山川會戰,攻城之戰,秦鈞甚少涉及。

往好處想,秦鈞是殺神,打了那麼多的仗,舉一反三,或許能提煉出攻城拔寨的精髓,但軍糧之事,秦鈞仍然沒辦法去解決。

秦鈞倒是想解決來著,派了馬逐溪去中原之地徵收糧草,但中原百姓苦於賦稅多年,再繼續重稅苛責下,一個不好,百姓們便會揭竿而起,到那時,秦鈞別說對青州動兵了,單是中原的□□,就夠他頭疼一陣了。

所以她免了中原之地一年賦稅,讓馬逐溪安民輔政,一為中原之地的百姓,二為秦鈞也積累點好名聲。

畢竟秦鈞現在的名聲,實在太爛太爛了,以至於她都有種秦鈞居然還能活蹦亂跳活到現在,當真是個奇跡的錯覺。

沒辦法去徵收軍糧,杜雲彤想了想,想給姜度寫封信。

蜀地早已不是大夏建.國初期的山窮水惡之地了,姜氏一族在蜀地精耕細作百餘年,如今的蜀地,是門扇半開,豬肥雞壯,夕陽西沉,一川明月稻花香。

這麼富饒繁榮之地,也難怪惹得南方的蠻夷們虎視眈眈蠢蠢欲動了。

就連她,都生了問姜度借錢借軍糧的念頭。

說幹就幹。

姜氏一族心懷天下,個個都是忠於大夏、寧折不彎的好兒郎,如今諸侯世家林立,皇權勢弱,秦鈞有力挽狂瀾之心,可苦於沒有軍糧,這種情況下,姜度應該不會不幫吧?

杜雲彤按照市面上的利息折算,每一筆都寫得極為清楚,哪年借,哪年還,絕不拖欠姜度的糧草。

當然了,不全是借。

許如清曾給她留了百萬嫁妝,那些嫁妝在她的運作下,早已翻了好幾倍,如今拿出一部分,先支付姜度一部分銀錢,剩餘的錢財,等秦鈞打下了青州城,再向姜度支付。

若姜度肯借,秦鈞的糧草便能解決三分之一了,另外三分之二,她想其他的辦法。

從她的嫁妝裡,再拿出一部分銀錢,去中原之地購買糧草。

中原之地免了今年的賦稅,想來糧食會剩餘許多,她按照市面上的價格會購進,應該能籌得一部分糧草。

而至於剩餘的三分之一的糧草,杜雲彤把心思打到了顏家身上。

顏家所駐守的琅琊之地,是大夏朝最為繁榮的城池之一,而下首的廣陵等,也不承多讓。

杜雲彤曾看過顏家每年的稅收,豔羨之餘又替秦鈞感覺委屈——秦鈞三州之地的賦稅,加一塊才是人家一兩座城池的稅收。

沒辦法,北地地廣人稀,能徵善戰是真,但是窮,也是真。

若是不然,秦鈞也不至於差點把整個侯府給貼進軍隊裡。

至於顏家會不會給秦鈞提供糧草,杜雲彤覺得,難度頗大,但再怎麼難度大,也要硬著頭低想辦法,總不能讓秦鈞的軍隊打到一半,沒有糧食吃了。

杜雲彤給姜度寫完信,讓暗衛加急送往蜀地。

墨水仍剩,便給琅琊的顏氏也去了一封。

情真意切,催人淚下,她自己看了都心酸不已,就是不知道顏氏的家主會怎麼想。

兩封信分別送出,天邊已經大亮,杜雲彤換了身衣服頭飾,去找顏松雲。

昨夜發生了那麼大的事情,太後為全李易和齊家的臉面,多半會下懿旨賜婚,這個時候她去找太後不合適,太後忙李易的事情都夠焦頭爛額了,她還是少在太後面前晃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