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浮雲一別後,流水又是百年(第2/2頁)
章節報錯
幾瞬之後,那隻蝴蝶又振動著翅膀朝遠處飛去。
沈雲謁掌心空空如也,他猛地攥緊了手卻只握住了一絲竄過的清風而已。男子猛地朝前望去,看著那隻白色的蝴蝶,漸漸發現它似是朝著某處緩緩地飛去,有意地指引著他向某處而去。
青衫男子腳下輕點,便自那石碑旁飛出了花海,他朝後一揮衣袖那條小徑便又合了起來,無形的殺陣又將這一方幽靜雅緻的天地籠罩了起來。
那蝴蝶本是此間最尋常不過的一隻,只是便因如此,便愈發顯出它的不尋常來。沈雲謁指尖溢位一絲極細的靈力,將那隻蝴蝶攏到了自己的肩上,他抬起頭,看著這座凡塵的一座普通王城。
他散去了周身的隔絕陣法,自然地融入往來行走的百姓之中。只是沈雲謁很快便察覺,有許多人將訝然的目光落到了自己的身上,他將心頭的疑惑壓下,在街邊的一個糖水鋪中坐了下來。
這鋪子雖小陳設卻十分精簡,女主人見有客至,便笑著走了過來招呼沈雲謁。她第一眼落在男子澄澈豐豔的臉龐上,第二眼瞧見他身上那一席湛澹青衣的時候,便緩緩地皺了眉頭,悄悄地低聲同沈雲謁說道,“公子想必是外鄉人罷。”
沈雲謁心道果然如此,下一瞬眉頭卻輕輕地朝上一揚。他反問糖水鋪的女主人,“何以見得。”
婦人抬手招乎自己的相公為這俊秀的公子熬上一碗糖水,自己則笑著在另一條長凳上坐了下來,開始緩緩將這其中的緣由一一地道來。
此國名為定國,取安定祥和,康泰長祚之意。
然而定國說起來實在有些奇怪,此國都城中人皆不許穿青衣,違令者必有牢獄之災。
這規例頒佈的時間莫約可以追溯至國母的幼女,定國的小公主出生之際。那時是在隆冬,嬰孩的第一聲呱呱響起的時候,天上的飄雪竟驟然停了下來。
天邊出現了騰騰的巍蔚祥雲,而皇宮中那永安池裡的殘荷頂著新雪,竟然緩緩地綻放了。
接生的婆子望著襁褓中粉幼的嬰孩,一邊向天子道喜,一邊感慨,“眉心還有一點硃砂紅呢,隆冬乍現祥雲乃是吉兆。瞧瞧我們的小殿下,老婆子我接生過多少人家,可從未見過這麼好看的娃娃。”
國主與王后,同幾位皇子殿下皆笑起來,然而那接生婆懷中閉著眼睛的嬰孩在此時睜開了眼睛,看見了這婆子,大哭起來。
接生婆一時慌亂,費盡了手段仔細地安撫,卻都無用。
幾番試探卻皆無果而終,才生了孩子的國母因為找不出這小殿下慟哭的原因也愈發消瘦。然而過了幾日,有一位俊秀男子來到宮中向國主自薦,他知曉小殿下每日啼哭不止的原因。
那男子笑著讓國主下令,讓那奶孃與其他同小殿下親近之人皆不可再穿青衣,國母的寢宮之中不可再出現青紗之類的飾物。如此這般動輒一番之後,小殿下日日無故啼哭的症狀總算好上了許多。
財帛動人心,世人肯費心的皆是因為有所求。
國主自然也知曉這其中的道理,便笑著問那俊秀的男子是需要金銀珠寶還是加官進爵。那人只笑了一下,國主心中便有了答案,他所求的皆不是這些,而是另有其他。
“聽說小殿下降世之時有祥雲現世,隆冬時節竟有滿池的荷花迎著新雪盛開了。世事皆有因果宿緣,不知我可有幸做小殿下的老師。”
這男子應危難而來,只在一瞬便能洞察其中的緣由。而且,他竟知曉那時的情形,國主便愈發肯定,眼前之人的身份定然不同尋常。定國的國主燕逴雙手作揖,朝男子俯身一拜,“此乃,吾兒之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沈雲謁手中握著一隻雪白的湯匙,他輕輕地在瓷碗中攪動了幾圈,然後舀起一勺清甜的糖水送進了自己的嘴裡。喉結上下引動將那嚥下去之後,他才看向坐在自己對面的婦人微微一笑,問道,“若如此,那麼這定國的小殿下豈不是連綠樹青葉皆無法直視。那位男子也只解決了燕國主的一時之憂,她如何安然長大豈不是又是一個難題。”
那糖水鋪子的老闆笑盈盈地湊過來,插了一句,“嗐,草木之色皆是無虞的,咱們這位嬌貴的小公主只是不能視衣料之色而已。”
沈雲謁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婦人將自己相公手中拿的一件雪白的斗篷接過,朝青衣男子遞了過去,“王都之中只有這條法律甚是奇怪,公子不必擔憂。也有不知情的外鄉人穿著青衣進了城,因此大大小小的店鋪之中皆會備上旁的顏色的斗篷。這是嶄新、未曾用過的,還望公子不要嫌棄。”
沈雲謁停了手中的動作,卻並未去接女主人手中的斗篷。他緩緩地站起身來,“糖水甚是清甜,多謝二位招待了。”
他緩緩地走出鋪子去,身形消匿於長街之上。而身後那店鋪中的夫婦二人捧著一件雪白的斗篷,腦中一片迷糊,似是不知曉為何自己拿出了斗篷來,此處可並無不知情的外鄉人。婦人望向桌面上,只見一隻喝了小半的瓷碗邊放著一錠嶄新的雪白銀錠,“咦,那是什麼人何時放在那處的。”
喜歡秉燭摘星辰請大家收藏:()秉燭摘星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