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拓在外徵戰,信紙往來只怕要花上不少時間,到時候只怕妖怪作亂、河山不穩的謠言早已漫天了,而依照規矩,沒有緊要之事不可使用專用的快馬向軍中將領報信,伏魔山那一還沒有得到確切證實的妖怪傳聞顯然不在“緊要之事”的範圍之中。阿藥身上沒有官職,也未有什麼神氣的名號,因而到了洛陽樊大人的府邸前,只能擺出架勢,讓門前僕從以楊拓同門的名號去通報。不消片刻,便見門口匆匆走出一穿著樸素之人,此人年逾花甲,然而動作頗為利索,面容堅毅。一見到他,阿藥便想起先師楊素,一瞬悵然,輕嘆一聲,拱手道:“不知來者可是樊子蓋樊大人?”
“正是老夫。”樊子蓋答道,他說話就像他的腳步一樣利落,毫無拖泥帶水之感,“聽聞楊素大人除楊拓大人外還有一義女,想必便是姑娘了,裡面請。”
阿藥隨樊子蓋步入他的府邸,皮皮和茶仙亦隨她而入。進入院中,只見樊子蓋這院落比楊拓所居之處還要簡樸,可見他本人應是清廉之官,阿藥心中不由稍定,和那種官場滑頭打交道總要耗費太多心神,那不是她所願的。
“樊大人在信中說,有傳言蛟精食人,這是從伏魔山一帶流傳開的嗎?”甫一坐下,阿藥便問起正題。
她的直接做法讓樊子蓋大有好感,老人身子微微前傾,答複道,“伏魔山傳說甚多,初時老夫未曾在意,直到見這傳言愈演愈烈且似乎有始有末,方才知道那不是無源之水,蛟龍之傳確有其事。老夫派人多番打探,終於探得這傳言始於伏魔山下的月河村。”
“月河村?”
“那是一個久居於伏魔山的寧靜村落,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樊子蓋詳細介紹道,“據說那蛟龍每逢月圓之夜便會吞食一人,若是心情不好,還會故意興風作浪,破壞村人的莊家房屋,極為可恨。”
阿藥微微皺眉,說道:“不知大人可有派兵去討伐?”
樊子蓋搖了搖頭,答道:“我曾聽楊拓大人說過,這天下的妖怪中有以怨氣為生的,所食之人越多、實力越發強悍。我手下沒有具備降妖除魔之能的幹將,若是貿然動手,不僅是白白丟了性命,更有可能助長那妖物的氣焰,甚至有可能打草驚蛇,令它狂性大發,到時月河村上下……”
阿藥眉頭稍稍舒展,慶幸這位樊大人不僅清廉而且確實很有能力,她略略沉吟片刻後說道,“大人,在我打探出那蛟龍的具體所在後,請您派兵暫時將月河村居民遷出村落,我打算會一會那蛟龍,若是打鬥起來,可能會牽連他人。”
“這沒問題。不知你是否需要更多人手幫忙?”樊子蓋問道。
阿藥搖頭道:“不必,依照傳言,這蛟龍從不襲擊這河上往來的船隻,可見它並不棲息於江河,更有可能是仰賴地下水脈生存,到時候戰場並不空曠,人多沒有益處。”
樊子蓋是熟讀兵書之人,個中道理自然是明白的,他見阿藥表現沉著,不驕不躁,心中對她多添了幾分信心,心想楊素果真是有福之人,所收的弟子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幸好你來了這裡。”他感慨道,“不然……唉。”
阿藥初時不知他這般感慨是為了什麼,略略思索之後方才有了幾分猜想,楊廣不喜聽見妖邪作祟之說,那些官員自然不願意拿此去惹他不快,更不希望讓這訊息成為自己治理地方無能的證據,自然會拿出欺上瞞下的看家本領。只要這裡的蛟龍沒有鬧出什麼大動靜,有關於它的訊息定然是被當作居心叵測的妖人的妖言妖語被強行壓制下去,放任月河村遭受厄運。這麼看來,那蛟龍可能也清楚這之中的種種彎彎繞,作惡作得甚是有分寸。
在出發去月河村之前,樊子蓋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提醒道:“你此番前去除妖不僅要小心妖怪,還需要小心村民。”
“這是為何?”阿藥奇道。
“聽我派去那一帶的探子回報,月河村的村民中有一部分人似乎有意將這妖物當作是‘河神’來祭祀,希望用每年犧牲一少女為代價換回一年的安定。”樊子蓋說道,“你若是堅持除妖,只怕還會被他們當成惹事的禍患呢。”
“多謝樊大人提點,晚輩會注意的。”阿藥恭敬地回道,心中開始盤算到了月河村之後的計劃。
從洛陽到月河村還需要行一段水路,為防止讓村人和蛟龍察覺到異樣,他們並沒有在月河村的碼頭直接靠岸,而是在距離那裡有半柱香路程的地方停下,雖然這減短了不習慣船上旅途的人的受苦時間,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阿藥不得不為茶仙和皮皮施展數次清風咒,他們才好了些。
“茶仙還好,我若是帶你進村,只怕那裡的人都要對我産生戒心了。”阿藥對胚狼說道,“你且在這裡等我指示,注意隱蔽,莫要讓那些村民發現了你,避免沒有必要的沖突。”
皮皮低低地“嗷唔”叫喚了一聲,表明自己明白了。
在從大興出發之前,為了防止樊子蓋看不起自己是一介女流她有意穿得氣宇軒昂,如今她要從村人身上探知訊息,這副打扮便不合適了。因而此次臨行前,她向樊子蓋討要了一身民婦裝扮,打算假稱自己是要去黑山鎮找未婚夫,借道月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