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日戰爭的最後一幕刻在達蒙腦海裡,以至於他對帝國炮產生了陰影。他不斷地安慰自己,那不是帝國炮,那不是帝國炮,但只是自己騙自己。遠方的光點已經告訴他——死神,即將降臨了。

恍惚間,他終於看清日軍轟炸部隊的陣型——它們在擺陣!先前那群蝗災似的部隊已經消失了,現在遊離在防禦壁外圍的,是一支秩序井然的部隊。

看著陣型的變化,達蒙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先前看到的百目戰艦和泰坦轟炸機,它們不是在撤退,只是在後退!

海面上,百目戰艦兩兩分組,後方艦首嵌入前方艦尾,這樣是一組。從這裡開始,另兩組首尾相嵌的海艦也聚了過來,排在前者的左右兩側,還有更多,它們各自間隔不過幾十米,或者幾米。巨大的恐懼中,達蒙幾乎喪失了判斷能力。就這樣,百目戰艦群越排越寬,越排越多,最終延伸到看不見盡頭的遠方,在防禦壁前面形成一條無邊無際的黑帶。但中間卻有一塊是空的,彷彿是為什麼東西預留出的介面。

此時,達蒙還沒猜出日軍的戰術。

海面部隊完成排布之後,空戰部隊也緊接著發生變化。

達蒙看到,一架泰坦退到另一架泰坦的後方,隨後便收回了機首的火柱,重新開啟了機腹火力懸浮。每四架泰坦頭尾相嵌,垂直於防禦壁排成一組。又有一組同樣的泰坦停在了前者的正下方,下方還有,更多的泰坦懸停在上方機組的正下方,上下間隔大約二十米,避免被上方機腹的火柱燒傷。還有左邊、右邊,整支空戰部隊有序地排開,它們如此重複著,形成了一個類似圓盤的陣型——最下方的四組泰坦直接息火,停落在缺口兩側的百目戰艦甲板上。自此,圓盤正式完成了補全。

遠遠看去,海面部隊排成的黑帶彷彿一具底座,泰坦轟炸機的陣型就像圓盤,上弧直抵天際,下弧嵌入了黑帶中央的缺口,彷彿被托起。那個圓盤的正中心卻沒有泰坦排列,空出了直徑大約五十米的圓形鏤空,鏤空部分與百目戰艦群的空缺部分恰好處於同一直線。

達蒙膽寒,就像...一個鏡頭,狙擊槍的鏡頭!那塊鏤空的地方就是鏡頭聚焦點!空戰部隊組成了一個天地鏡頭,上方几組泰坦已經沒入雲層,下方几組泰坦則停落在百目戰艦上,看起來就像抵住了海面——那條黑帶就是狙擊鏡頭的底座!

達蒙曾在一本槍械書中見過狙擊槍的鏡頭組裝,合適鏡座深度比例約為3:8。而四架泰坦轟炸機頭尾相接的深度約為三百米,兩艘百目戰艦頭尾相接的深度約為八百米——眼前的這個天地鏡座,與狙擊槍的鏡座深度比例相差無幾——就是3:8!

鏡頭的中央聚焦點,就是英國的防禦壁。這支轟炸部隊,是在為帝國炮指明目標嗎...?!整個陣型排布過程進行了兩小時有餘,足夠帝國炮充能兩次,很顯然,兩小時前的帝國炮還沒有目標,但現在它有了。即使隔著數百公里,僅憑人類的肉眼也能清晰看到打擊目標——靶子!

而且,在這兩小時中,轟炸部隊的火力轟炸和陣型排布幾乎是同時進行。英國的防禦壁也始終處於“沼澤壁”的狀態,無法進行還擊,防禦壁能量已經吸滿。

但恐怕,最佳狀態的防禦壁也無法抵擋帝國炮吧?——達蒙想。

這支天地鏡座,最終還是完成了組裝。

達蒙甚至沒來得及思考太多,突然,所有聲響都消失了。只一瞬間,轟炸部隊完全停火,就那麼毫無徵兆地,突然停止了轟炸。就像一輛開到一百邁的跑車,在一秒內完成了剎車。

不可思議。

遠方的山腳下,巨亮籠罩了天空,連同植被和山脈都被染成了白色——帝國炮發射了。那道死神光柱,達蒙曾見過一次,它無比準確地穿過了圓盤中心,直接照在了防禦壁上!

碰撞的瞬間,無聲無息,世界的光影在這一刻泯滅。只有白,覆蓋天地的煞白,整片視野都被煞白吞噬。過了大約數十秒,視野中的光影才漸漸出現。也許,達蒙自己也不知道那種感覺——是慶幸。

最先出現的,是防禦壁的泡沫光澤,這意味著它沒有被死神光柱直接貫穿;而後出現的是那臺天地鏡座,此刻,它已經是灰色的了,而且根本看不清泰坦和百目的機體形狀,白光將所有載具形狀都融為一體,看起來就是一座灰色的狙擊鏡,天空和海洋都不見了,失去了天空的廣袤和海面的幽深,達蒙並不覺得它有多大——即使他知道這東西的實際面積;巨鏡和防禦壁出現之後,死神光柱才有了具體的參照物,才能看見那道白色的光柱體——看起來,那光柱就像一條通往天堂的通道,筆直地穿過巨鏡架在了防禦壁的表面。這道死神光柱本來是從島艦上發出的,但是島艦離達蒙太遠了,遠景全都被煞白覆蓋,根本無法看見島艦。這道光柱彷彿就是從虛無中來的,在天地間製造出這樣一片混沌景象;再後來,出現的是英國的海港部隊,它們也都被染成了灰色,同樣看不清形狀,就是灰壓壓的一片,彷彿跟海岸陸地長在了一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巨鏡、防禦壁、死神光柱、海港部隊、海岸陸地,這最先出現的五個物體,都像是浮在空中的,恍若置身天堂。直到海面在最後出現,場景才有了點真實的模樣——海面是更深的灰色,灰色濃度由淺海向深海遞增,但即使是最淺海的灰色,也比載具的灰色要重一些。所以,達蒙還勉強能看出這些東西是浮在海面上的。

死神光柱還在持續照射防禦壁,它們的接觸點,那裡彷彿升起了一顆白色的太陽,狙擊鏡的影子都被拉得如同巨人般寬廣。投射在後方的海面上,就像一位漆黑的巨人平躺在深灰色的病床上。海港部隊和海岸陸地被完全連為了一體,載具的影子都被壓制在小片區域內,更黑,但不如前者巨大。整個大不列顛島的影子則被投射在海底——不過達蒙看不到。

整個視野中只剩下三種顏色——死神光柱與防禦壁接觸的純白色;天地萬物被鍍上白色之後所呈現的灰色;被強光拉出來的巨大影子,投射在灰色海面上的濃黑色。島艦所在的遠海和英國內陸,這二者都距離達蒙太遙遠,或者說距離接觸點太遙遠,呈現出一片完全不可見的虛無。達蒙只能看見近距離的場景,混沌,而且迷離,彷彿整個世界都只剩下這一小片,其他地方都是虛無的煞白色。

場景大致復原之後,光亮停止了消退,定格在這樣的混沌之中。

過了不知多久,防禦壁開始輕微抖動——死神光柱沒有絲毫減弱,防禦壁仍然沒有被擊穿,但看起來似乎非常吃力。而距離接觸點最近的狙擊鏡卻遭了殃,死神光柱和防禦壁的對峙迸射出來的氣浪非常強力,狙擊映象是置身於暴風之中,整個鏡頭連帶底座都向後傾斜,看起來即將倒塌。

擴粗!死神光柱的直徑猛地擴粗開來!接近五十米了!達蒙先前看到的光柱也不過二三十米!帝國炮不顧友軍的死活,直接將光柱擴粗。鏡座本來就傾斜,這一擴,直接將鏤空圓心上沿的幾架泰坦吞噬,氣浪更加強烈,許多泰坦轟炸機和百目戰艦都被掀翻了。但防禦壁卻沒有太大變化,繼續輕微地抖動。達蒙不知道它的抖動意味著什麼——應該是...在吸收吧?他這麼想。

但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錯了——大錯特錯!那不是吸收,那是防禦壁在竭力抵抗。他看到,視平線的遠方有什麼東西來了,非常快,很快他就看清了是什麼——竟是泡沫的光澤!

這片泡沫光澤般的防禦壁,本來是覆蓋整片英國近海的,虹膜視角根本不可能看到盡頭。但現在,他卻看到泡沫光澤在回縮,從海的那頭飛快回縮——這意味著能量不足了,只能縮小範圍。

帝國炮似乎也已經到達極限,光柱時粗時細,也始終無法突破五十米的直徑,而且出現了縮減的趨勢。同樣,防禦壁的回縮速度也更快了,十秒鐘之後,達蒙完全看到了泡沫的邊緣——這片防禦壁的邊界已經能被人的肉眼所收納,可見其範圍之小。

終於,死神光柱在防禦壁即將抵擋不住的時候回縮了,彷彿太陽在熄滅。數秒鐘之後,光芒退卻,光柱的直徑驟縮,在空氣中留下大片閃亮的光屑,最終消失——帝國炮,還是沒能一擊洞穿防禦壁,泡沫光澤依舊。

混沌消退,虛無不再,整個場景迴歸了原本的光影與色彩。達蒙本該高興,但他沒有——更危急的情況發生了。

因為防禦壁的範圍縮減了數百倍,英國的內部戰場直接暴露在敵軍火力之下。那些沒被掀翻的泰坦轟炸機和百目戰艦迅速調整作戰形態,像餓虎般撲入英國的內部戰場。然而,達蒙又很快平靜下來——日本的轟炸部隊,也就是那座天地巨鏡,是受死神光柱影響最大的部隊,它們的數量原不比先前,戰鬥力也弱了不止一個量級。而英國的海港部隊仍然完好,直到十秒前,它們都在接受著防禦壁的保護,碰撞的氣浪沒有對它們造成太大影響。

最讓達蒙擔心的是——帝國炮的冷卻時間。五十分鐘,五十分鐘之後,它就不必再借助靶子來瞄準,它已經鎖定了防禦壁最薄弱的部位。無論如何,防禦壁也不可能經住第二次帝國炮直射了。

最後五十分鐘了,決勝的五十分鐘,極金意志人該出動了!——達蒙想。

喜歡晚安列國請大家收藏:()晚安列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