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山脈巨大,達蒙已經可以看見島上那些稀疏的植被——九州艦離得非常近了。這艘巨大的倒鉤形島艦,在距離英國海岸七百公里的領海停泊下來,防禦壁的縱鋪範圍大約是海岸向外輻射三百公里。二者距離約四百公里,前者可以派遣大量作戰部隊,而後者幾乎沒有應對策略,只能防禦。

在這種情況下,日軍佔據了完全的優勢,它們的部隊源源不斷,一架架漆黑的轟炸機自島艦騰空,從後方匯入總機群,數量之大甚至在空中結出一張遮天蔽日的巨網,還泛著簌簌閃動的光亮——遠遠看去,就像蝗災,極為震撼。

反觀英國海岸,還是那副龜縮的姿態,防禦壁完整地縱鋪在天地之間,彷彿一張農棚,保護著下方的稻穀。而稻穀,就是大不列顛島嶼。正因此,敵英戰爭在《列國史書》中還有另外的名字——田園戰役。

達蒙頓時緊張起來,他怕防禦壁會扛不住這樣一支部隊的打擊。

防禦壁內部,海港部隊已經展開戰鬥陣型,但並未發起進攻。像是...等待?斯特洛裡克似乎是在等待什麼...達蒙想。日軍的超級轟炸機群集結完成了,海戰部隊也全部抵達。它們必須儘快突破防禦壁,多拖一秒鐘,戰鬥資源就少一分。

突然!

日軍部隊還未來得及開始轟炸,英國的海港部隊搶先轟響,整個海岸霎時劇顫,鬼火大炮的炮彈、海眼的暗紅色鐳射、意志人大軍的深藍瞳力以及各種火力瞬間爆發。

先發制人!

達蒙看到,防禦壁的表面出現無數孔洞,每一發炮彈,每一道鐳射都準確地穿出孔洞,穿過之後,那些孔洞迅速收縮,又結回原先的完整壁壘——這是..?達蒙不解。

他不清楚防禦壁的具體原理,但就眼前的場景來看,日軍顯然沒料到這種情況,整支部隊被打得七零八碎,而且無法進行還擊。因為那些孔洞在“癒合”之後,重新呈現出毫無縫隙的姿態,日軍的炮火根本無法抓住那些轉瞬即逝的孔洞。

英國的海港部隊還在持續輸出火力,顯然,那些孔洞是完全契合內部炮火軌跡的,達蒙猜測——防禦壁控制部與海港部隊已經內部連通,所以才能配合得如此默契。

日本的海空載具毀壞不少,但又無法進行有效回擊,優勢又回到了英國這頭。

達蒙意識到了斯特洛裡克的策略——他縱鋪防禦壁並不是為了龜縮,而是在引誘,引誘日本在防禦壁附近集結軍隊,而後對敵軍進行突然的集中打擊。內部海港部隊的提前集結也佐證了這一點。

這是十分有效的戰術,日軍顯然被打得惱怒,開始全力執行轟炸——它們已顧不得能否擊穿防禦壁的問題,只當洩憤。而這,又恰巧中了斯特洛裡克的下懷。一瞬間,海港部隊停火,防禦壁表面的孔洞全數閉合,一道暗光掃過,泡沫光澤重新覆蓋天空。

轟炸開始了,數百架泰坦轟炸機齊時共鳴,兇猛的火浪從空中撲向防禦壁。海面和海下部隊也都加入戰鬥,平海的炮火直接衝撞防禦壁,看起來就像一張紅黃色的巨幕在海面上橫向鋪開。這片巨幕又被從海下斜刺出來的、數以千計的火羽撕裂,每一道火羽都泛著毀滅的鋒芒,防禦壁外圍的整片海域都被側向掀起,那是海下部隊的火力。

整支進攻部隊就像一隻天地野獸。空中火力和海下火羽組成上下顎,長著火焰的獠牙,海面部隊從中間進行轟炸,像一條寬廣的火舌。三者竭力輸出,瘋狂地撲咬著防禦壁。

進攻非常激烈,但打在防禦壁上,卻又片刻寧靜。從大片火力覆蓋範圍到每一顆子彈,所有進攻都在接觸防禦壁的一剎那化為泡沫波瀾,片刻便蕩於無形。此刻,防禦壁就像是一片透明且濃稠的沼澤,吸收著來自天地野獸的怒火。達蒙突然想起一個詞——沼澤壁。他先前聽過這個名詞,但不知道是什麼。現在他看到了。

在這個四十八年前的摺疊世界裡,達蒙見到了許多現世的高階科技。仔細想來,似乎還有更多,帝國炮、機械意志人、極金意志人等等,這些都是達蒙原本不知道的武器,摺疊世界都在演繹過程中為他一一展現。他不由得懷疑——這也是羅斯塔曼或者三世女王的意思嗎....

沼澤壁實際上是一種“軟防禦”機制,不同於“硬防禦”,軟防禦搭載的是動能吸收科技。它幾乎沒有硬度,主要用於防禦“接觸面積較大,但個體較弱”的轟炸情況,也就是此時日軍的轟炸。如果來的是一顆核彈,也就是“個體極其強大,但接觸面積較小”的進攻武器。斯特洛裡克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啟用硬防禦,就像“恩怨之戰”中防禦滅世炮一樣,而那次,硬防禦的防禦壁也成功保住了普里茅斯。

這樣做還有一個優點——可以大量補充防禦壁的能量,不管是炮火衝擊的動能、還是燃燒爆炸的熱能都會被防禦壁吸納,轉化為內部能源。

敵軍顯然也察覺到這一點,它們狂轟濫炸了數分鐘,沒有任何效果,反而看到泡沫的光澤愈發濃厚。日軍自知無趣,炮火瞬間零散了許多,緊繃的陣型鬆開了,它們也不想再給防禦壁提供更多能量。就在日軍放鬆的一瞬間,防禦壁上再次開出許多孔洞,內部的海港部隊重新集結火力,天地炮火從防禦壁內部噴射,又吞噬了日軍幾十架載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斯特洛裡克的戰略很明確——日本要是猛攻,就開啟沼澤壁吸收炮火。日本要是弱攻,就放鬆防禦壁,讓海港部隊予以回擊。這樣,徘徊在防禦壁之外的日軍陷入兩難的境地——猛攻,消耗己方能量,卻為敵軍提供大量能源。弱攻,又會遭到敵軍的大規模反擊。

不得已,日軍的陣型再次緊繃起來,這一次,它們的轟炸更加兇猛,自身的能源消耗也成倍增長。然而,防禦壁再次開啟了沼澤壁,能量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

以目前的局勢來看,日本處於絕對的劣勢——達蒙想。

不僅是因為它們無法突破防禦壁,令達蒙如此認為的是,敵軍已經出現明顯的撤退趨勢——一開始,泰坦轟炸機開啟的是正向火力推進,火柱會從機尾噴出。而轟炸的過程中,火柱來自機腹,火力懸浮托起巨大的機身。但此時,它們的火柱從機首噴射出來,推著機身向後撤退。敵x2轟炸機也是,它們環繞著泰坦飛行,彷彿一群沒有目標的蜂鳥,發出尖利的刺聲。海戰部隊也在向後退,數百艘百目戰艦開啟了逆向推進器,可以看見推進器掀起的巨浪已經反了,一種極其怪異的現象,艦隊的巨浪都在向前拍,彷彿一群孩子,在向防禦壁潑水——潑巨浪。

達蒙突然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這支部隊,看似在後退,卻沒有一艘載具掉頭,它們的頭部都正對著防禦壁,火力也沒有絲毫減弱,只是機體在往後退。彷彿,彷彿...在給什麼東西讓路?讓路!?

達蒙驚恐,能讓這支部隊為之讓路的,只能是比它們更強大的武器——帝國炮。

防禦壁的軟防禦機制固然強力,轟炸部隊拿它絲毫沒有辦法。硬防禦機制也可以抵禦核彈,還能阻擋敵軍進入內部戰場。但有一種進攻武器,叫作鐳射。鐳射武器介於核彈和炮彈之間,既沒有大範圍接觸面積,也沒有實質性的個體。如果是超級鐳射直射在沼澤壁的表面,動能吸收裝置根本來不及啟動。

軟防禦最懼怕的進攻方式,就是一擊洞穿。

達蒙十分清楚——九州艦上,還有一架叫作帝國炮的超級鐳射炮臺。那是日本的最強殺招。

眼前的一切,都像極了帝國炮發射的前兆。就像地震前螞蟻要集體搬家,就像暴雨前蜻蜓會低空點水。前者是為了免受波及,後者是為了更好捕獵。而螞蟻和蜻蜓的影子,都在日軍的轟炸部隊身上重疊了,它們在讓路,給地震和暴雨讓路。

而地震和暴雨,就是那架毀滅級的帝國炮。

達蒙急切地張望,想找到那架帝國炮。此時,他希望事情不是自己推測的那樣,他希望轟炸部隊不是在給帝國炮讓路,而是在撤退。

然而,他錯了,也對了。他一眼就找到了那東西——七百公里之外的島艦上,在一座巨山的山腳下,濃重的光點正在醞釀,一閃一滅,彷彿死神的吐息。

喜歡晚安列國請大家收藏:()晚安列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