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得秦人不驕傲,秦孝公之後的秦國曆代國君,即使偶有在位時間不長的國君,但卻從未出現昏庸的國君。

秦武王尚武,舉鼎而亡,在後世為人們嘲笑,但很多人不知道,秦武王在位短短四年,平定蜀地叛亂,征伐韓國,開啟東出的道路,設定丞相之位,完善秦國官制。

孝文王在位不到一年,但昭襄王在位期間,他身為太子,沒有發生任何變亂,輔國持重,秦人對他的評價很高,諡號孝文。

嬴政的父親莊襄王,由一個不起眼,沒有前途可言的落魄質子,脫穎而出,成為秦國國君,很多人認為他得於呂不韋的幫助。可王立群說過,自己不行,別人再怎麼扶,也是不行的。

繼位過後,莊襄王縱慾過度,沒有活多久,但在他在位的三年裡,秦國休養生息,恢復國力,即使敗給了信陵君,但沒有損傷國本。

駕崩之前,妥善安排託孤事宜,防止呂不韋形成田氏專權,威脅國君的局面。即使心裡更加喜歡成蟜,莊襄王仍然讓嬴政繼承了王位。

不以自己的喜好決定繼承人,僅僅憑藉這一點,莊襄王就勝過絕大多數國君。

嬴政死後的經歷說明,沒有選對繼承人,很可能大家跟著一起玩完。

趙姬回到甘泉宮,嬴政表明了對孝道的遵從,但不代表,他會完全原諒呂不韋。

罷免呂不韋的丞相職位,不可更改。

“讓呂不韋回到封地去!”

呂不韋擔任丞相十多年,人脈盤根錯節,嬴政不會讓呂不韋繼續留在咸陽。以呂不韋家的財富,還有那麼多的門客,風風光光的居住在咸陽城,只會給嬴政平添許多不高興。

嬴政勒令呂不韋回封地的訊息傳來,秦國的本土大臣,一片歡呼。

呂不韋擔任丞相的時候,任命了很多來自六國的官員。身上有爵位的秦人,如果不巴結呂不韋,就得不到有實權的官位。不少秦國本土人士,心裡早就不滿了。

“派人去查,看呂不韋任命的人,有沒有什麼劣跡,我要向大王彈劾他們!”

御史府裡,新任的御史大夫王綰,精神昂揚,意氣風發,他要做出成績來,沒準兒,有朝一日,還能登上丞相之位呢。

原來的御史大夫蔡澤,年紀越大,膽子越小,不願意與呂不韋為敵,大王很不滿意。不過,蔡澤很知趣,主動辭了御史大夫,回家抱孫子去了。

王綰則不一樣,他正處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只是早年在戰場上受了傷,一到雨天,腿上有些疼,但這絲毫不影響他擔任文官,大展宏圖。

嬴政念在呂不韋勞苦功高,對莊襄王有恩,又有仲父之名,不會取呂不韋的性命,但呂不韋門下的勢力,王綰卻明白,嬴政並不打算放過。

“反正呂不韋任命的官員,以六國人居多!”

王綰冷哼了一聲,這些六國人,雖然行事努力遵守秦法,但骨子裡,卻把山東六國中的不良風氣帶了過來,互相說情,相互救援,走歪門邪道謀求升遷,鑽秦國法律制度的漏洞·····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