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罷相(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人說,卓越的政治家,往往具有一流的表演天賦。
茅焦沒有教嬴政如何做,只是講了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
“史官記載,鄭莊公和他的母后武姜,最後和好如初,其樂融融,母慈子愛,不過,臣敢肯定,這一切必然不是歷史的事實,只不過是鄭莊公和武姜的政治表演。可是大王,現在的人們,讀到這段故事的時候,絕大多數的人,都願意相信這個虛假而美好的故事······”
政治需要表演,國君更需要刻意表現出某些言行。黔首們不關心嬴政的心裡,是否真的原諒了趙姬,他們只需要看到嬴政的姿態就行。
只因為,嬴政坐在秦國國君的位置上。
雨後的陽光,灑在馳道之上,泛起了一層彩虹般的光暈。
秦國關中的馳道,路基高於地面,排水便利,人馬走在上面,沒有絲毫不便。與秦國的馳道相比,山東六國的路況,堪比柏油馬路和泥土路的區別。
蒙恬騎在馬上,跟在嬴政的馬車旁邊,看著嬴政和趙姬,相互交談,時不時微笑著點點頭,心裡感嘆。要是落在後世,以嬴政的硬體條件,進入娛樂圈的話,絕不會像小鮮肉一樣,引來那麼多批評。
趙姬似乎認清了現實,不哭不鬧,敷上了姣好的妝容,一點也沒有別扭的樣子。
蒙恬覺得,這對母子,跟克林頓、希拉里有得一拼。萊溫斯基都把克林頓的內褲拿出來了,希拉里卻仍然在鏡頭前生前並茂,訴說她與克林頓的美好愛情。
如果秦國有新聞發言人的話,他肯定會這樣說:我國偉大的秦王和賢淑的王太后,經過懇切的交談,深入的溝通,解決了母子間的些許矛盾,不管你們相信不相信,反正我相信的。
不管嬴政和趙姬表現得多麼母子情深,血濃於水,蒙恬肯定不會認為,兩人之間,從此真的沒有了任何芥蒂。
政治家的表演,只會騙過不知情的黔首,作為老百姓,他們更加相信表演展示的和諧景象。
破鏡可以重圓,但破鏡之上留下的傷痕,可是不能消去的。何況,趙姬的兩個兒子,還因此喪了性命呢。
不過,這一切,也輪不到蒙恬來關心了。以後的生涯,他蒙家,跟趙姬也沒有什麼交集。
拉著嬴政與趙姬的馬車,大張旗鼓的返回咸陽城,前往甘泉宮。華陽太后死後,甘泉宮空了出來,成了趙姬的寢宮。
這下子可苦了蒙恬,他得努力做好安保工作,防止嫪毐的殘餘分子,前來行刺嬴政。
本來,這份苦活,應該有郎中令樗裡矜來承擔。只不過,蒙恬率領的騎兵,雄壯威武的形象,給了嬴政深刻的印象。
有蒙恬的騎兵護衛,戰馬高大,騎士威武,極大的震撼了咸陽帝都的居民。無形之中,年輕的秦王,在人們的心目中,突然變得更加高大起來。
作為這支騎兵的統領,蒙恬在嬴政面前,恪守臣子之禮,恭恭敬敬。
“如此雄壯的兵馬,在大王面前,尚溫馴如良,依我看,咱們這位大王,肯定也不簡單!”
“那是,自孝公以來,我秦國曆代國君,哪一個能說是簡簡單單的人物!”
······
國家強大,國民自然容易產生自豪的情緒。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勢日上,芝麻開花節節高,對外征戰,勝多敗少,連帶著,秦人對秦國的熱愛之情,發乎真心。